第03版:正成长

动手动脑 跟着“PP”去历险

襄城县小记者参加“许昌晨报小记者科普教育公益行”活动

亲手做实验。

认真听讲。

见证神奇。

本报讯 (记者 任佳琼 文/图) “真的着火了!太神奇了!”1月15日,襄城县城关镇南大街回民中心小学、襄城县育人国际学校的小记者们参加“许昌晨报小记者科普教育公益行”活动,在神奇的科普课堂上,跟随科普老师一起学知识,做实验,感受科学的魅力。

“小记者们,我们今天讲座的名字是《PP历险记》……”科普老师话还没说完,小记者们都笑了起来,好奇地问老师:“‘PP’是什么啊?”原来,高锰酸钾的英文名字是Potassium Permanganate,‘PP’就是高锰酸钾的简称。

富有童趣的讲座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大家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科普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简单明了,为小记者们讲述“PP”的主要特性和用处,通过《永不缺氧》《PP褪色》《PP生火》三个有趣的小实验,让小记者们观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并学习到了观察、假设等方法……神奇的实验像魔术一样,使小记者们深刻感受到了奇妙的科学就在身边。

神奇的《PP生火》实验开始了。科普老师准备好抽纸、纸杯、瓷盘、滴管、高锰酸钾和甘油等实验道具,先把装有抽纸的纸杯放入瓷盘,再取适量高锰酸钾铺在抽纸上,紧接着将甘油滴在高锰酸钾上。几十秒后,抽纸竟然被点燃了!

“高锰酸钾和甘油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点燃抽纸。”面对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科普老师讲解着实验中的科学知识。

随后,多名幸运的小记者被选中,并上台参与实验。他们戴上手套、护目镜,俨然小小科学家的模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完成实验。

在《永不缺氧》《PP褪色》两个小实验过程中,高锰酸钾和双氧水进行反应,一团白色烟雾腾空而起,让小记者们兴奋不已;大苏打放入“PP”溶液中,“PP”溶液竟然变了颜色!

“今天的课堂太神奇了,我们一起跟着‘PP’去历险,学到了很多新奇、有用的科学知识!”一个个小实验让小记者们惊叹连连。

“科普讲座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既让小记者们放松了身心,又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参与此次活动的老师告诉记者,希望以后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小记者们开阔眼界,爱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