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禹州佳作

周定王陵

资料图片

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sù)及其王妃们的墓区。它的西部是具茨山东首,又称明山,东部则是广袤的黄淮平原。这里风光秀丽,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周定王墓与王妃陪葬墓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该旅游区的主景点。

朱橚于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他在世时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图文并茂的《救荒本草》,流传久远,是对古代科学的一个贡献。

墓区左边是青龙岭,右边有卧虎山,主峰坐北向南,山岭呈弯曲状向左右两边延伸为椅子形,周定王墓就坐落在椅子的环抱之中,背依险峻的山峰,长约五华里。五中间一峰名叫“太白崖”,称为“中天一柱”。南200米处的一座石峰,名为“龙拉磨”,称为“南天一柱”。北300米处有一奇石,名为“金字石”。

周定王陵就建造于金字石下侧,金字石两侧的老鸦坪和旋磨顶,两峰各延展一岭,于二里外汇合,汇合处的高地有座城隍庙,鸟瞰整个山貌,在此形成“二龙戏珠”。周定王陵背靠明山,面对陉山,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其陵墓坐西向东,是一处由砖、石建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专家誉为十三陵的缩影。距周定王陵右侧一里左右,有一妃子墓,俗称娘娘坟,这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地下墓葬,为建筑艺术之珍品。墓室距地面约10米,主题结构是用砖、石建成的环廊形穹窿顶洞,酷似“黄罗伞”盖,在“环”的外壁周围分置着距离相等的七个单体墓室和一个与墓室形状一样的墓门。这种造型在全国独树一帜。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