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禹州佳作

忘不了的春节

禹州市鸿畅镇第二初级中学 八(5)班 贾禹民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日子。

春节前一周,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叫作“小年”。外出打工的人们都陆续回家,用一周的时间准备过年用的年货,以迎接春的到来。

腊月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们贴春联,互相祝福。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若在以前,那可是鞭炮齐鸣、红红火火,非常热闹!

关于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在古代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总是在大年三十这天出来祸害百姓。所以人们这天都躲在家里,关紧门窗。后来聪明的人们发现了“年”的弱点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又一年的大年三十,“年”来了,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了红纸,人们还都放起了爆竹。“年”害怕地走了。人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年”。延续至今,慢慢地变成了贴春联、放爆竹。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大年三十的这天晚上,被称为除夕夜。家人们围在桌旁,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断地有笑声传来。

初一,新年开始了。人们互相串门,相互祝福,小孩子们的口袋里装满了红包,开心地咧着嘴,流露出他们最天真可爱的一面。

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新年的最后一顿团圆饭——汤圆。大部分人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学生将要开学。一切将回到原来的样子。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又成熟了一年。

(辅导老师 冀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