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合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据长葛市古桥镇本庄村的本庄灯笼制作技艺传承人本改性介绍,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他家祖上制作灯笼,起源于1912年前后,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据本庄村的老人说,本改性的曾祖父本海潮曾在开封学习灯笼制作技艺,后来传授给本改性的祖父本法河、父亲本狮子。本改性初中毕业后,跟随祖父和父亲学做灯笼。现在,本改性的儿媳妇吴三红跟随他学做灯笼。
1999年8月,本改性创办了长葛市民间工艺厂。2005年,他制作的走马转灯获国家专利。2010年,该厂更名为三红灯笼加工厂,产品远销安徽、山东、湖北等省份和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近年来,他制作的灯笼参加了灯节、开封菊展、开封灯展、鄢陵花博会、淮阳庙会、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亳州药交会等。
据本改性介绍,传统手工灯笼制作包括穿笼、缝制、装笼、粘金条、缠头等工序。
第一是穿笼。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球体、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用可以弯曲的竹条做成框架,捏成规定的形状,撑开时粗细与上下距离符合要求,稳定、不走样,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
第二是缝制。灯笼布的剪裁、缝制不是简单的技术活儿。将宣纸或者红布裁成符合骨架的长度,然后在上面绘画、写字。
第三是装笼。灯笼布缝好后套在骨架外。
第四是粘金条。在灯笼外面每根骨架突出的地方粘上金条,装饰灯笼。
第五是缠头。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既能固定灯笼布,又能让灯笼更雅致、古典。
第六是安装灯笼盖和底座。这样,一个寓意吉祥的大红灯笼就做成了。可以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也可以用灯泡和电池。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