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襄城佳作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禹州顺店刺绣

精美的顺店刺绣。资料图片

顺店刺绣源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店刺绣技艺结合了蜀绣、湘绣等技艺特点,成为汴绣的一支,形成了构图秀丽、针法多变、平整细腻、绣工精细的特色,使其技艺更加精湛。2009年,顺店刺绣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朝时期,顺店刺绣的工艺日臻成熟。“绿丝红绸银飘带,如林绣女飞针忙”正是对当时丝织刺绣产业兴盛的生动写照。至清康熙年间,沿许洛故道,刺绣作坊、店铺绵延两三公里。到乾隆年间,丝织刺绣业达到鼎盛,顺店一带西北部,70余家商号捐建了山西会馆。其时,顺店的各种绣品已遍及全国各地。

顺店刺绣除了绣一些实用的东西外,技艺精湛者也绣一些山水画等作为装饰品使用。顺店刺绣绣品有浓郁的民俗色彩,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体现,对研究禹州历代民俗有重要意义。

(本栏目材料由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