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观景区处于禹州市西北浅井镇马沟村北崆峒山。 《禹州志》载:“崆峒山,亦曰大仙山”,乃传说中的道家72神仙洞府之一,山中主体建筑为山地道观群,逍遥观坐落于崆峒山南坡耸入云的奇削石壁之上,依山靠水而建,旁峡谷而坐,境地险峻,景色极为壮观。
特殊的地理地貌成就了特殊的文化积淀,据说此观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大隗和广成子,晚年养老修道并得道成仙之地,也是“道教鼻祖”老子李耳拜谒黄帝悟道之所。黄帝在得道庵修炼多年,悟出了“无为而治”的道理,从而使天下大治。自从黄帝在这里访师问道得道之后,许多贤德高人纷纷到此谒宗拜祖。
明《河南府志》载:“崆峒山,在钧州(今禹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相传为当年黄帝修炼之处。”鼎盛时期,逍遥观一度达到“上观到下观,七十二座殿”的规模,当时盛传“嵩山一大片,不如逍遥一个观”。
逍遥观距今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开始兴建土木,晋代有较大发展,在唐朝时已有较大规模,备受皇家关注。相传道教开山祖师李耳成道之前西游函谷关,行前先到中岳嵩山和崆峒山朝拜,得“无道”、“无为”之心得,于逍遥观形成《道德经》初稿。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