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襄城佳作

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

钟繇传说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钟繇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任钟繇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谥曰成。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钟繇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钟繇特别善于模仿曹喜、蔡邕、刘德升的书法。他的真书可称绝世佳品,刚柔兼备,点划之间往往书出神来之笔。自秦汉以来的诸位书家,没有超过他的。钟繇的隶书、行书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八分草书也是至臻妙品。现存有钟繇遗留下来的书法珍品十二种,神笔巧运,奇品常见。

(本栏目材料由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