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中学 九(20)班 黄骞玄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窗前的母亲》,文中作者的母亲因为年纪大了,不方便下楼,担心下楼会摔伤给子女添麻烦,所以总爱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回忆过去。初读这篇文章时,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好像在写我的姥姥。
我从小是被姥姥带大的。姥姥家的房子没有电梯,每次上楼梯时我总是拉着她的手,她陪我慢慢地上楼梯。
上小学时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姥姥来接我放学,夏天有冰棍吃。周五晚上可以住到姥姥家看电视到很晚。
再后来上了初中,因为学业紧张,陪伴姥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和姥姥好像位置互换了。之前需要陪我两步一个台阶的姥姥现在却需要我来牵着她。姥姥很久没有来接我放学了,夏天也没人给我买冰棍吃了;我也很久没有去过姥姥家陪她一起下楼转了;4岁的我现在已经14岁了,而之前步伐矫健、耳聪目明的姥姥已经79岁了,到了耄耋之年。
姥姥没有什么文化,她也看不懂电视,没有事情可做的她就只能坐在窗前,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眺望着远方,想着是包点饺子还是蒸点包子给子女们分一分,想着什么时候子女们的车会出现在眼前的路上。
每次我去姥姥家,到了门都是开着的,姥姥说那是因为她在窗户前看到了我,但实际上她已经看不太清楚了,她是凭着自己一向很准的感觉。
有姥姥的地方就有家,有姥姥的地方就有温暖。我真的不能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像作者一样,回家时没有人再给我提前开门,在楼下再也看不见窗前那熟悉的身影我会有多难受。
时间不等人,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不舍与难过而稍稍放慢,小时候姥姥伴我长大,而现在我陪姥姥变老!
(辅导老师 蔡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