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佳琼 文/图) “5、4、3、2、1……真的变色了!”11月12日,在襄城县城关镇中心路中心小学操场上,该校一名小记者正在认真地向烧瓶中吹气,瓶中蓝色的液体逐渐变色,并变得浑浊。其他小记者在台下计时,激动地见证这一神奇的现象。
当天,“许昌晨报小记者科普教育公益行”活动走进襄城县城关镇中心路中心小学、襄城县城关镇南大街回民中心小学南校区,通过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鼓励小记者变身“小爱因斯坦”,探索“奇迹”、玩转科学,体验科学的神奇之处。
“空气由什么组成?”“燃烧发生的条件是什么?”讲座一开始,科普老师便向小记者们提出了问题。“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燃烧需要火和氧气!”……小记者们纷纷给出了“答案”。
在最受期待的“火焰掌”体验环节,科普老师把洗洁精倒入清水中,搅拌产生泡泡,再倒置黄色罐子,释放丁烷气体,储存到水层表面的泡泡里。只见科普老师将手伸入清水盆中浸湿后,再到另一个盆里捞起存有丁烷气体的泡泡,随后用打火机引燃,半米高的火苗瞬间从他的手中蹿起,惹得小记者们一片惊呼。但当火苗熄灭时,老师的手掌却毫发无损。在科普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进行了体验,成功练成了“火焰掌”。
在当天的科普课堂上,科普老师通过“氧气冲天”“石灰浑水”“火焰神掌”三个有趣的小实验,给小记者们送来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科技大餐。这些看似有难度但又充满趣味的“挑战”充盈了小记者们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