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安佳作

村口的梅花树

许昌新区实验学校 九(10)班 艾欣欣

假期,我随父母回了老家。刚下过大雪,村里的路不大好走,我们便徒步往村口走去。

老家很安静,没有行色匆匆的人,小桥上满是积雪。我站在桥上眺望,高高低低的房屋戴着洁白的“帽子”,几缕飘出的炊烟证明村庄是“活着”的。

我从小在城里长大,对老家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几年前——父母坚持回老家把旧瓦房盖成新楼房。新房建成后,忙于工作的父母也没回老家住过几次,更别提我了。“再忙咱也得回去看看,毕竟这是我的根啊……”爸爸若有所思地感叹着,妈妈也附和着。

正欲往前走,抬眼发现一棵树突兀地站在桥头,树枝上落着雪,仔细一看还开着花。我眼里闪着光,像发现新大陆一般赶忙喊妈妈过来看。妈妈说这是梅花,她嫁给爸爸那年花开得比这还热烈。说这话时,妈妈嘴角还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梅花是淡粉色的,上面落着点点白雪,让花更饱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圆润可爱,仿佛下一刻就要向全世界绽放自己的美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与雪顽强地抗争,苦痛后是更热烈的绽放。

我们往村里走去,一路上爸爸时不时和村里的人打着招呼。家家户户门前都是贴着崭新的大红春联,不少人在街边唠着家常。爸爸妈妈开心地回应着:“是啊,这是我们家老二,今年上初三。来,和你婶打招呼!”我还未说出口,一位中年阿姨就把瓜子和糖不容拒绝地塞到我的口袋里,嘴里还夸着:“多好的孩子,真是文静、漂亮!”我看着爸爸妈妈,发现他们笑得更开心了,在老家,他们也放松了许多。我被他们感染了,回到家里,我拿出画笔,画出了村口那棵梅花树。整幅画以黑白为主,但我加重了梅花的粉和对联的红,并命名为《喜上“梅”梢》。在这幅画里,梅花代表着老家,低调又热烈,能让我找到最质朴、最真挚的浓浓乡情。

后来,我的这幅作品在学校“近乡情怯·绘家乡之美”的主题绘画展上获得了一等奖。也许,这是村口的梅花树给我留下的最美好的慰藉。

(辅导老师 刘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