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市区佳作

《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

人物篇之卢佩章

卢佩章曾这样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一个科学家最大的幸福是能给社会、人类做出些贡献。科学家要有创新,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选准方向,坚持下去。”言为心声,作为中国色谱学开创者的卢佩章已经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永远热爱科学,为祖国和色谱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色谱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在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基因分析学科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中国色谱学之父,卢佩章为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画上了第一道颜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空白。1953年,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

卢佩章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后,卢佩章重点转向研究生的培养。作为我国第一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导师,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培养了博士生12名、硕士生16名,其中7名已是博士生导师,1名为研究室主任。在培养年轻人才时,卢佩章不仅注重培养他们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青年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意识。他常说:“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卢佩章的一生,他使我国色谱科学的发展从无到有,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更是获得成果无数。无论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还是专注科研的精神,都值得被铭记。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