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襄城佳作

市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

许昌陈氏皮影制作技艺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艺术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皮影艺术创意汲取了戏剧脸谱、汉画等艺术特点,造型有人物、鸟兽、山水等。皮影本身就是一件艳丽、精美的艺术品。

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当时是为佛教佛法服务的。20世纪初,皮影戏在中国传播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陈志国是许昌陈氏皮影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他不仅能制作精美的皮影人物及道具,还能表演《穆桂英挂帅》《呼延庆打擂》等老百姓喜闻乐见、广泛传唱的老戏,还把《野火春风斗古城》《朝阳沟》等著名的当代小说、戏剧改编成皮影戏,曾多次赴法国演出。陈氏皮影的造型和汉代画像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又吸收了唐宋时期寺庙壁画的风格,以元代杂剧中的人物分类雕镂。

(本栏目材料由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