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一作许繇,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清节之士。
“许由挂瓢”的故事在众多的历史书籍里也不乏记述。东汉文学家蔡邕所著的《琴操·箕山操》有详细记载:“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凭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
这个故事大意是说:许由夏天的时候在树上筑巢居住,冬天在山上挖地窖穴居。饿了就在山上找果子吃,渴了就去河边饮水,他没有杯子什么的,就用手捧着喝。有人见此情景,就给他一只瓢,许由用瓢喝完水,把它挂在树上。风吹树动,吹得瓢在树上咣咣作响,许由觉得这响声令人生烦,就把瓢弃之不要了。
后世文人墨客,多用“一瓢挂树、挂瓢、弃瓢、许由瓢”等写隐逸傲世,用“弃瓢翁、弃瓢叟”等称隐逸傲世的人,用“挂瓢风树、一瓢喧”等喻烦扰。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许州知州甄汝舟曾在位于许昌七里店许由挂瓢处留诗一首:
隐士欲逃名,后世传佳话。
何如竟潜踪,并此瓢不挂。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