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时期,道士周长运把道观音乐——细吹传授到禹州市浅井镇张地村。据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禹州市浅井镇张地村细吹队十分活跃,多为民间丧事演奏,并多次参加许昌、禹州的文艺汇演。
细吹,属道教音乐。其演奏形式属吹打乐。主要乐器有管子、战鼓、碰玲、抹笛和笙。其中抹笛与笙不仅调门一致,而且数量相等,最少需要2支笙、2支抹笛,最多4支笙、4支抹笛。演奏声音清幽超脱。
吹打乐分粗吹与细吹两种。粗吹乐器有唢呐、笙、管、大鼓、大锣、大镲,多用于民间喜庆节目、社火伴奏等。细吹不仅能参与民间喜庆节日、社火伴奏等,更重要的是,能参与宫廷及道场活动,使用的乐谱为五声音阶的工尺谱,演奏曲牌名主要有《大金刚》 《小金刚》。
道教活动中,如颂赞神仙、祈福穰灾、超度亡灵等常以细吹做道场,演奏曲调庄严肃穆、清幽恬静,渗透了道教信仰的清静无为,形成了独特的演秦风格。
(本栏目材料由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