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 八(2)班 石云虓
放风筝、踏青、插柳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清明活动。之前我对清明节的印象也是如此,但今年的清明节我第一次体验了清明习俗——扫墓。
无情的病魔已经把小姨从我们身边带走十九天了。清明节这天,姨夫带着姥姥和我去看小姨的“新家”。姥姥抱着冰冷的沙土一遍遍呼喊着小姨的名字,却再也听不到小姨那甜美的回音。但我仿佛能看到小姨隔着时空正在用她那温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姥姥的脸庞。她一定能从姥姥悲痛的哭声中感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舍,和老母亲对女儿无尽的爱与思念。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了清明节的意义——寄托哀思永远怀念!想到以后我只能用心灵与小姨交流,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清明的雨声就像有一种魔法,时常勾起人们的思念。小姨忙于工作又身体不好就一直没要孩子,她把这份爱毫不保留地给了我。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拼积木了,书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航空母舰模型。不论是美国的“小鹰”级航母,还是我国的“山东舰”“辽宁舰”,每一艘都是小姨给我的生日礼物或者考试奖励。想起第一次拼一米多的大航母时,即使有详细的图纸,想把那上千块零件拼在一起也是有难度的。当我因找不到零件或总是拼错而要前功尽弃时,只有小姨能包容我这个随时会大发雷霆的“小火山”,鼓励我并耐心地陪我总结经验,直到拼装成功。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远处扫墓人的低泣声,给这个清明节增添了更浓重的忧伤。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爱成为过去,那就不难体会清明时节的路人为什么会“断魂”,为什么会“借问酒家何处有”了。
(辅导老师 马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