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市区佳作

《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

人物篇之祝益民

在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2020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特别节目中,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祝益民被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实际上每一次新发传染病来到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慌,这种恐慌是我们对于未知领域的一种不确定性。”祝益民认为,正因为大众对新发疾病的不了解,对很多新知识还缺乏认识,才会产生恐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医学科普。

他表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时大家非常恐慌,但通过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不但减少了恐慌,而且在防控的各个环节上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所以,医学科普很重要。在现代科技和信息很发达的条件下,当一个人患有某种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容易按照资料上的信息“对号入座”,这种方式有时可以减少诊疗过程当中走一些弯路,但有时也会带来新问题。比如“对号入座”的时候,患者本身会产生很多焦虑。

“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去做好科普工作,权威的、科学的科普要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医务人员应当成为医学科普的主力军。”祝益民说。

“实际上,急诊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祝益民认为,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如心脏骤停这种紧急的情况。在医学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医务人员应当把急救的知识教给老百姓,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大众能够进行自救、互救或者他救。

祝益民希望能够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通过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去挽救身边的人。所以在现场救护“三个一”的理念下他们开展了“进诊室、进病房、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的“五进”培训,培训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成立“第一目击者行动”的联盟,编写“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指南的科普书。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