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西城区小学 五(1)班 朱一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今天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紫云镇,见到了亲爱的爷爷、奶奶。一起吃过饭,我说:“爸爸,家乡有什么景点呢?”爸爸笑着说:“我们家乡有紫云书院风景区,有龟山红色教育基地,它是襄城县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滔天罪行的‘六王冢惨案’纪念碑……”爸爸继续说:“今天我就给你科普一下家乡的历史吧!”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们乘车出发了。我打开车窗,微风拂面,感受到了秋天的阵阵凉意。看着路两旁的风景,没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龟山党支部遗址。爸爸说:“龟山位于襄城县紫云镇石庙杨村西部,海拔不高,状如龟壳,因此得名。”我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山顶一所坐北朝南的房子,红石青瓦,古朴沧桑,正门上方悬挂一块深红色木板,上刻“中共襄城县龟山党史展览馆”几个大字。听爸爸说这里便是襄城县首个党组织——中共襄城县龟山党支部诞生地。
1938年6月,经过中共党员闫伯玉、杨战涛、滕靖东等人积极筹备,龟山党支部在龟山成立,使得襄城县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了领导核心。5个月后,在中共豫中特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共襄城县委也在龟山成立,发展党员总数达到210人。他们犹如星星火种,自此遍撒襄县大地,终于成为燎原之势,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如今,龟山党支部的建立者虽然不在了,但是史册上留下了一个个光耀千古的英名。他们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必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成为栋梁之材!
(辅导老师 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