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看病防病

产后抑郁闹心 多和家人沟通

本报讯 (记者 刘地委) “生完孩子,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我情绪怎么波动这么大?”上个月,家住许继花园的刘女士的宝贝女儿出生了,她在兴奋之余,坐月子时却感觉身心疲惫。

据刘女士介绍,8月9日,她如愿当上妈妈,“家人都把我当成公主般伺候,但我不知怎么了,心情时好时坏,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吐槽一番”。但即便是这样,刘女士仍感觉受了委屈,遇到鸡毛蒜皮的事,还会大发雷霆,有时会无端地哭泣。这样的异常举动吓坏了家人。最让刘女士害怕的是,就连女儿的啼哭声,她也感觉烦躁。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知名妇产科专家张秀珍表示,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会感觉到疲惫、力不从心,主要是由于女性生产后,性激素、心理变化等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在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张秀珍说,治疗抑郁症除了药物外,医护人员和家人,尤其是丈夫,对女性的心理状态采取合理的劝导、鼓励、多与其沟通等方法,可有效缓解她们的不良情绪。

另外,张秀珍推荐,女性可采用“人际心理治疗”来缓解抑郁症状,解决抑郁症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另外,“音乐疗法”也很重要,音乐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也可适当进行放松活动,例如做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