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旧闻

许昌解放初期的民主改革

许昌是国民党在豫中的反动统治中心,国民党军政机关和特务系统十分庞杂,地主恶霸横行,加上各种会道门和土匪、流氓、小偷、毒贩、娼妓等,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因此,实行民主改革对新生政权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市委、市政府在实行民主改革前,先抓了镇压反动分子和开展国民党党团登记两项工作。

多措并举,维护社会治安

针对许昌解放初期的混乱局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维护社会治安,建立民主秩序的要求,集中力量搜捕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战犯等。至1949年9 月,共破获国民党特务组织6个,逮捕各种罪犯400 余人,缴获枪支120 支、子弹6000余发、电台4 部,还有大量的文件和档案。

许昌解放后,许昌城防司令部曾宣布戒严,清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机构,逮捕国民党特务。戒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市民纷纷反映,戒严后,粮食、煤炭不能进城,城内商贩不能开业,无法生活,县城快变成死城了。鉴于此,市委、市政府没有采取继续戒严的军管办法,而是根据毛泽东极谨慎地清理国民党统治机构的指示,采取了分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是对国民党机构进行调查,不断向群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争取其中个别国民党党团员脱离其组织。第二步是公开举办国民党党团首要分子训练班。经过对这些首要分子的教育,争取其觉悟,然后回去向一般国民党党团员进行宣传。第三步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民党党团员的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召开万人大会,号召国民党党团人员向政府登记。11月20日,市政府颁发了《关于登记国民党党团人员的条例》。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和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下,登记工作很快进入高潮。在许昌解放初期国民党统治基础仍强大,民主政权统治力量薄弱、干部少而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采取这种逐步了解、逐步深入、争取瓦解其大多数,从思想上、组织上分化瓦解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力量,并且不影响工商业的恢复与市面繁荣的做法,基本上是成功的。

建立秩序,进行民主改革

在社会秩序逐步建立,市政管理有了头绪,民心日趋安定的情况下,许昌市开始了民主改革工作。

民主改革的第一项内容是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取缔吸毒与卖淫。国民党统治时期,许昌城内各种盗窃、抢劫、绑票、诈骗案层出不穷,尤其是盗窃、吸毒和卖淫,对社会危害极大。许昌解放后,市政府正式发布通告,下令取缔吸毒和卖淫。首先,对制造、贩卖毒品的罪犯、拐卖妇女的人贩子,一经发现予以严惩。其次,对吸毒者限期戒毒,并成立市戒烟所,抽调干部对吸毒成瘾者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将妓女组织起来,对其进行教育,还为她们检查身体治病,然后有计划地组织她们参加劳动,使其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再根据转变程度进行处理。再次,对报告和查获制造贩卖毒品者,实行10%至30%的奖励。最后,禁止任何机关推销特货(鸦片)。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妓院和吸毒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在对待盗窃问题上,因认识不统一,故收效不大。一些人认为偷窃无罪,尤其偷盗公共财产更无罪,以致一些公共财产被盗,一些公共建筑被损坏,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民主改革的第二项内容是深入基层,发动群众,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民主的新许昌。许昌解放初期,由于国民党特务的造谣欺骗,许昌各阶层人民对共产党和解放军心存恐惧和担忧。地富怕被扫地出门,资本家怕资产被没收,中小工商业者怕抓丁派差、怕摊派,城市贫民怕解放军待不长,总之,大多数市民对国民党仇视和不满,对共产党又不了解。针对各阶层不同的思想动态,市委、市政府除利用报刊和成立民教馆进行宣传外,还派出大量干部深入街道,挨家挨户地做群众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阶层人民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了初步认识。小商业者觉得共产党政策好,贸易自由,积极性很高,在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工人有了自己的组织,生产情绪高,要求扩大生产。中等以上商人觉得共产党目前政策好,但怕变,怕“现在先让你干,将来一篮子端,全部没收”,因此有的改行,有的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有的坐等观望。广大贫民是城市的最大阶层,是共产党依靠的基本力量。这个阶层最大的特点是遇到下雨和天灾人祸便不能工作,只好挨饿,等待救济的思想严重。多数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生活很苦,倾向共产党,但仍有较大顾虑,处在苦闷的徘徊之中。掌握了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动态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镇压了特务、恶霸,以民主方法改造基层街道政权,进一步加强对共产党的政策和战争形势的宣传,积极组织广大贫民进行生产自救等,深化民主改革。

经过以上工作,群众逐步消除了各种顾虑,开始建立起新的民主秩序,为进一步建设新许昌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