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记者进社区

亲如一家,不设院墙

李建立:像亲儿子一样照顾邻家老人

孙运祥夫妇与李建立(中)。 记者 王威 摄

今年50岁的黄庄村村民李建立,把孝老爱亲当成自己做人的信条。

他与该村村民孙运祥是邻居。按照辈分,李建立应该喊88岁的孙运祥太爷。

两家人四世为邻,从没红过脸、吵过嘴。由于感情深厚,他们的房子之间连院墙也没有,中间只隔着一条小路。

孙运祥老人的家人比较忙,以前只要有空,李建立就去老人家里帮忙,陪老人聊天儿。孙运祥的老伴儿赵桂枝说:“建立对我们可好了,看到我们缺什么东西,就麻利地给我们送过来。他们家改善生活,做好吃的,也给我们端过来。”

听见老人夸自己,李建立笑着说:“邻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看见了,就要帮一把。年轻时,老人在农场工作,经常带苹果给我们吃。有时老人的家人回来,也总喊我去吃饭。”

探望老人,被误认为是亲儿子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下半年,孙运祥老人突患脑梗死,导致行动不便。李建立往老人家跑得更勤了,有空就帮老人做康复训练,有时练到很晚才离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孙运祥和老伴儿搬到了老年公寓。

“以前朝夕相处,老人刚搬走那段时间,我真有点儿不适应。好在老人居住的老年公寓离我家不远,我有空就去看他们。”李建立说,由于他总是去看老人,那里的工作人员都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我去就是为了陪老人解闷。他们住在这里,生活不用发愁,但没什么事做,就是睡觉。我只要一去,老人就很精神。我给他们讲讲时事新闻,他们给我讲讲过去的事情,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我走,老人都恋恋不舍,总要推着小车把我送到门口。有时聊得太晚,我怕老人出来摔倒,就会不辞而别。”

赵桂枝接着说:“每次建立来,我老伴儿都很高兴。建立不光陪我老伴儿聊天儿,还总是帮他洗澡、洗脚。公寓里住的人看见了,都很羡慕,说我们有福。”

保持好心态,做到问心无愧

李建立对自家长辈也很孝顺。李建立的岳父生病时,总是打电话让李建立去陪他。“我每次去,都陪岳父聊天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人也忘记了病痛。”李建立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名声就臭了,没人愿意跟你打交道。“人心一坏,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就像穿个白衬衣站在煤堆里,荡也荡脏了。所以,也别指望子女将来孝敬你。”

另外,李建立还是村委委员。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都会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辞,尽心做好。由于对村里的每家每户知根知底,他会在支出上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承受能力,安排得恰到好处。现在,李建立虽然搬到市区居住,但每次回到老家,大家都争着喊他吃饭。

“在村里做工作,有时也会被误解,所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等村室建成后,我们会开展传统文化宣传,让更多人去做好事,弘扬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李建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