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视点

“饿死”疗法行不行 听听专家怎么说

这几天,“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引起热议。公益组织“卢医生肺癌之家”的牵头人——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卢凯华,也关注了这条消息。9月25日,她告诉记者,浙江医生在科学研究上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但请公众不要误解为现在就可以用小苏打一劳永逸地解决癌症问题。

“饿死”癌细胞,路还很长

浙江医生的研究只是证明在一部分人群中,用小苏打代替化疗药物,用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有一定疗效。这与公众认为癌细胞被“饿死”了的想法,有较大差距。“目前,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容易产生耐药性。同时,肝脏的血供非常丰富,堵住了主要血管,旁路血管依然在供应营养,肿瘤难以被‘饿死’。”卢凯华说,使用小苏打治疗是否会遇见这两个难题,目前还不得而知。这项科学研究当然是有益的尝试,但是肿瘤的发生机制太复杂,路还很长。

家族多人患癌越来越常见

夫妻相继患癌,一个家族七八口人都有癌症。这样的病案,卢凯华说越来越常见了。

《自然》杂志最新刊登了欧美国家的一项调查。他们将11岁—13岁开始进行系统规范化体能锻炼人群和非锻炼人群进行对比,发现体能锻炼人群老年时期的癌症发病率远低于非锻炼人群。专家认为,预防肿瘤应该从小抓起,除了多运动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至关重要。

专家认为,很多人以为遗传是肿瘤发病的主因,其实不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有家族遗传史的比例仅占癌症发生原因的10%左右,而胃癌的遗传率只有6.3%。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趋同才是家族癌症聚集的重要原因。

9月25日上午,“卢医生肺癌之家”揭牌。“卢医生肺癌之家”是一个公益组织,对患者完全免费,将定期举办公益性质的患者沟通活动,选择与肺癌相关的热点话题,通过专业、权威、通俗易懂的讲解,传播肺癌诊疗的最新资讯。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医生,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