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地委) 中午热、早晚冷,近日气温多变,各大医院接诊的感冒患者猛增。与以往感冒患者多是老人和儿童的情况不同,最近几日,不少办公族也“加入”了感冒群体。许昌市中医院养生堂专家徐征华认为,这与一些人不适应由夏到秋的多变气候有关。因此,秋天要防治“气候过敏症”,有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
各年龄层发病特点不同
昨天上午,记者在许昌市中医院呼吸内科看到,因感冒就诊的患者有很多。这些患者症状大多相似,如头痛、流鼻涕、打喷嚏、高烧持续时间长。不少患者是一两个星期前得的感冒,但就是不见好转。
徐征华告诉记者,此次感冒高发,各年龄层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如老人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为主,小孩儿多是咳嗽、支原体肺炎等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呼吸道感染,中青年上班族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对于发病原因,徐征华介绍,秋季高温、闷热天气使人们身体不适应。秋季昼夜温差大,往往前半夜闷热难耐,后半夜却凉意逼人,温度一高一低容易感冒,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除冷暖交替、病毒传播外,办公室内抽烟者吐出的烟雾也会刺激上呼吸道引发感冒。
“气候过敏症”是原因之一
“此季节防感冒要警惕气候变化引发的‘气候过敏症’。”据徐征华介绍,气候变化分两种:一种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这两种变化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如果气候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不舒适,现代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气候过敏症”。据调查,大约有30%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气候过敏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虑、头痛、恶心等。
如何预防“气候过敏症”
徐征华介绍,秋季天气变化频繁,极易引发较严重的“气候过敏症”,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应经常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有冷空气侵入时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同时注意增加营养,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的生理平衡,尽可能地避免疾病侵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