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晋) 4月8日,市文明办召开全市公益广告集中整治协调会,对城市道路两侧、背街小巷等处的广告宣传内容进行规范。会议要求,5月1日前,市区及各县(市)对低俗医疗广告进行集中治理,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在道路两侧的墙上、电线杆上,或住宅的墙上……一些小广告犹如城市的牛皮癣,成为环境治理的“顽疾”。特别是一些低俗、虚假医疗广告,用词不雅,盲目吹嘘治疗效果,充斥在沿街广告牌上、城乡接合部道路两侧,或背街小巷,污染居住环境。会议要求,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迅速开展城乡低俗医疗广告集中整治行动,落实国家部委关于医疗广告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公共场所内容低俗、画面污损、虚假宣传及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医疗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并于5月1日前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自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城乡面貌改变、服务民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城市显著位置新增了许多美观大方、内容积极向上的公益广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要求,广告牌与居住环境相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小广告现象。但目前,我市街道上的低俗小广告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比较普遍。
会议要求,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加大对我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的规范整治力度,对污损、破旧、内容过时的广告及时更换;对公交站牌、码头、公交车、出租车、车站等广告进行审查和治理,特别是对医疗机构、药品、保健品等相关内容的广告进行审查管控,确保其内容积极健康;对新增的绿地公园、游园合理设置以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传统文化、文明风尚、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奋发有为的氛围。
根据安排,4月15日后,市直督导组和县(市、区)督导组将分别对全市广告的治理情况进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