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辉
自2017年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以来,市社会福利院为孤残儿童营造了阳光、健康的成长环境,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被确定为“全国心理服务基层试点单位”。(《许昌晨报》4月25日4版)
孤残儿童在身体、智力或生活环境上与普通儿童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异导致一些孤残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特殊心理和成年后的行为异常。因此,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迫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关爱,孤残儿童更需要社会关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民政部门在满足孤残儿童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服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使孤残儿童得到更好呵护,不但需要硬件建设,还需要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参与。
呵护孤残儿童心灵,需要护理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福利院是孤残儿童成长的家园,而护理人员与孤残儿童群体接触时间较长,有条件“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孩子提供思想指引和心理疏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呵护孤残儿童心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完善心理服务建设,离不开硬件投入,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此外,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
呵护孤残儿童心灵,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孤残儿童内心相对敏感,且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帮助他们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社区、学校和志愿者可定期组织活动,让他们接触社会,弥补情感缺失,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