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深夜在街头贴“小广告”,摄像头“记录”其张贴轨迹

俩当事人很快被找到,将受到相应处罚

工作人员在清除“小广告”。 记者 张铮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孟雨) 虽然过了立夏节气,但5月的深夜仍有一丝寒意。我市通过多年的创建工作,“小广告”已经“远离”城市。但在5月7日一大早,不少市民发现,市区多条街道的交通护栏上多了卖房的“小广告”。“这是谁干的?”“这太影响市容了。”对于市民的质疑,市公安部门、城管部门联合,通过摄像头找到了两名贴“小广告”的外地男子。

贴一块“小广告”只要一秒钟

铲除却要十分钟

当日8时许,记者来到许昌市区部分主干道,发现市民反映的一些“小广告”已经被清除,只有莲城大道和东大街上还有。

记者看到“小广告”有的贴在交通护栏上,有的贴在绿化树上,影响市容市貌。有的红绿灯路口也有“小广告”,对司机的安全行车造成了一定影响。

“贴在这里会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影响市容市貌,而且不好清除。”市民周军指着一块“小广告”对记者说,许昌是全国文明城市,贴“小广告”的人应该受到严惩。

采访中,负责市区东大街交通护栏管护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小广告”很难清理,贴一块只要1秒钟,清理干净却需要10分钟。

记者注意到,这些“小广告”上面写着“郑州现房,全款,14万(元)得一居,25万(元)得两居”十几个字,还留有电话号码。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拨通了“小广告”上面的电话。接电话的男子告诉记者,他们是郑州大唐制冷公司的,现在开发了新楼盘,所以就来许昌宣传了。该公司的广告早就外包出去了,他也不知道“小广告”是谁贴的。

通过查看监控

贴“小广告”的人“现形”

那么,张贴这些“小广告”的是什么人呢?记者来到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了解情况,通过查看监控,贴“小广告”的人“现形”了。

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交通设施大队副大队长马鹏告诉记者,他们通过道路上的摄像头,发现5月7日7时30分,在市区文峰路与东大街交会处,有人在交通设施上贴“小广告”,贴完乘坐一辆疑似奥迪Q3的车迅速离开。

摄像头下,贴“小广告”的人在副驾驶位置上坐,还戴了面具,应该是个“老手”。经过进一步对车辆轨迹的查询,民警发现他们从5月6日19时就开始贴“小广告”了。

从5月6日19时到5月7日11时,他们在市区多个位置,包括七一路、许继大道、灞陵路等道路,贴了不少这样的“小广告”。

“由于很多‘小广告’贴在交通护栏上,我们一早就通知交通设施维护单位,请他们对‘小广告’进行清除。”马鹏说,他们目前已经清除“小广告”30多块,现在还在巡查中,只要发现就立即清除。

寻着“轨迹”找到张贴人

城管部门将进行处罚

我市城管部门在公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根据行车轨迹,在市区东顺河街一家宾馆找到了这两个张贴“小广告”的人。

经过了解,这两名外地年轻人承认是他们贴的“小广告”。许昌市城管监察支队按照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了立案查处。

许昌市城管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马新尚告诉记者,他们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将依据《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按每块“小广告”100元到500元的标准,对这两个贴“小广告”的人处以罚款。

目前,该案件正在办理中。贴“小广告”,不仅影响市容面貌,损害城市文明形象,而且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宗旨相悖。马新尚也借此提醒大家,不要以为贴“小广告”是小事一桩,见怪不怪,事实上并非如此。“小广告”不仅破坏市容环境,而且张贴者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