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热线

村里的垃圾“去”哪儿了?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丁耀杰) 6月30日,建安区五女店镇苗店村村民拨打记者的电话,反映近段时间村里的生活垃圾不见了踪影。“从前,村里垃圾满坑,蚊蝇乱飞。现在,这些生活垃圾‘去’哪儿了?”

当日上午,记者在建安区五女店镇苗店村看到,街道上洒过水不久,一眼望去见不到一点儿垃圾。

54岁的陈山领已担任9年的苗店村村委会主任、7年的党支部书记。他指着前面的游园说,这里曾经是一处堆放垃圾的废坑塘,经过整治变成了小游园。

其实,苗店村只是我市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在建安区五女店镇茶庵李村村口,记者见到了深圳龙澄环保公司许昌基地经理胡凤奇。胡凤奇指着村头垃圾压缩中转站内的8个地埋桶,给记者讲垃圾处理的流程。

垃圾从农户家被倒进按标准配置的垃圾桶后,该公司的收集车把垃圾统一倒进地埋桶。吊桶车把地埋桶里的垃圾倒进车内自动压缩,然后送到热电厂焚烧。

深圳龙澄环保公司和森源环保科技公司是在2017年建安区政府招标中中标的两家公司。建安区政府投入430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两家企业,对区、乡、村垃圾进行专业处理。

我市先后开展“乡村清洁百日攻坚”和乡村清洁“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共清理各类垃圾20余万吨;组织开展清河行动,对全市所有水域及河道等地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按照不低于总人口2‰的比例,配备农村保洁员10319人,配齐保洁设备和转运车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目前,各县(市、区)全部实行日常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基本实现城乡环卫设施一体化,垃圾治理市场化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