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烈日当空,气温飙升。文峰北路(永昌路—彭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从5月11日开始已封闭施工近两个月。在如此酷热的条件下,该工程进展如何?工人们如何施工?7月2日,记者深入一线进行探访。
□ 记者 陈晨 文/图
酷热难耐,工人却大都身着长衣
当日10时许,天空蔚蓝,阳光异常毒辣,室外热浪滚滚。记者来到文峰北路(永昌路—彭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南端——永昌路与文峰路交叉口。
高2.5米的绿色围挡内,原有的混凝土路面已被整齐地挖开,经过铣刨灰土,形成了深40厘米的沟槽。20多名工人正在大型机械的配合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前的清扫工作。
“从5月11日开始,我们打碎石、修井盖、清扫,每天早上7点来,中午休息2个半小时,晚上6点半下工。”现场,来自建安区陈曹乡刘寨村的刘小五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工友们顶着太阳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从不叫苦。
记者拿出温度计测量,此时的地表温度为40℃。“由于没有任何遮挡物,我们大都穿长衣、长裤。如果不注意,一天干下来,保证晒脱皮。”腾飞市政公司施工员胡泊说,公司专门给工人们配发了冰袖、消暑茶及清凉油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不会中暑。
胡泊说,他们负责的一工区约2.58公里路段已完成铣刨灰土,经过清扫,便可进行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汗流浃背,每天喝掉七八瓶水
记者继续向北,来到文峰路与昌盛路交叉口南约200米的二工区。
两台摊铺机前后相错约10米进行梯队作业,前面是不断供料的大型运料车,后面是一二十名工人在不停地用铁锹平整碎石。不远处,有六七台各种型号的压路机正在碾压摊铺后的路面。
“日头光想把人晒冒烟,一会儿不喝水,嘴唇都干裂。”26岁的摊铺机操作手李壮壮告诉记者,一台摊铺机需要3个操作手,一个开车,另外两个跟在车两边随时调平。
“机器是铁的,不怕晒。跟在摊铺机后面的工人在倒料的间隙还能去树荫下缓一缓。我们不行,摊铺机走到哪儿,就得跟到哪儿。”李壮壮说,550毫升的矿泉水,他每天要喝七八瓶。“有时候喝得想吐,但太热了,还得喝。”他挺爱喝饮料,可一到工地就改喝矿泉水了,因为它解渴。
二工区长约1.5公里,目前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已接近尾声,经过养护,便可进行二层水泥稳定碎石摊铺。
钢筋发烫,隔着手套也能感受到
文峰北路(永昌路—彭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最大的亮点是新建三座桥梁:220米长的文峰北桥和引水桥、兴水桥两座二三十米长的拱桥。其均在聚贤街与文峰路交叉口南200米左右,属于三工区。
记者来到文峰北桥施工现场时,已近中午12时。一台打桩机正在挖掘机、吊车的配合下紧张作业。一旁,多名工人全副武装,手拿焊枪,将成捆的钢筋加工成工程所需的钢筋笼等。
王东江、王玉坤均来自安阳,和12名同乡工友为该工程服务了近一周。三座桥400多根桩所需的钢筋制品都出自他们的手,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必须戴着手套作业,否则很可能被经过暴晒的钢筋烫伤。”王东江告诉记者,虽然隔着手套,但经过暴晒的钢筋仍让他们感到烫。一天干下来,工友们没有一个不是衣服从里到外湿透的。“脖子里挂根毛巾,一会儿都能拧出水来。”王东江笑着说,许昌发展得不错,大家很高兴能为许昌的建设出把力。
新闻连连看
文峰北路(永昌路—彭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
文峰北路(永昌路—彭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南起许昌市永昌路俎庄环岛,北至长葛市彭花公路,全长约14.7公里,为许昌对接郑州、贯穿市区南北的重要通道,预计明年3月完工。
具体提升改造按城市道路执行,以沥青混凝土铺面。主路面仍为29米双向六车道,中间设置交通护栏;非机动车道宽5米;主路面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为4米宽的侧分带。
道路两侧原有的法桐继续作为行道树。绿化带采用“岛头景观+大树+低矮地被”模式设置,种植树干笔直、树冠大小合适的花树、彩叶树及常绿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