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昨天发布

省辖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价 许昌全省第一

居民获得感指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安全综合指数等继续名列前茅

省辖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价示意图

市政府门户网站网页截图

核心提示

7月14日16时,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召开《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在居民获得感指数、社会安全综合指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宜居度等方面,我市继续处于全省前列。此外,我市省辖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价从2017年的第15名、2018年的第3名,升至今年的第1名。当日,记者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综合管理楼一楼第五会议室,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 孙学涛

【消息】

省辖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价,我市位居全省第一

“4年来,省辖市政府门户网站总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许昌市进步最快,从2017年的第15名、2018年的第3名,升至今年的第1名。”

7月14日16时,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综合管理楼一楼第五会议室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现场,《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副主编、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樊红敏说。

樊红敏介绍,政府门户网站是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平台和服务公众的“一键式”窗口。本次评价从网站设计友好度、信息公开透明度、在线服务实现度、公众参与满意度、网站安全防护度5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在公众参与满意度方面,满分为20分,平均得分为11.82分,在平均值以上的占61%,许昌市得分最高,为16.98分;在信息公开透明度方面,满分为20分,平均得分为13.20分,在平均值以上的占33%,许昌市得分最高,为19分。

“政府门户网站逐渐成为政府收集社情民意的情报站、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中继站、公众参政议政的加油站。”樊红敏说,83%的政府门户网站开发关联了政务新媒体,61%的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了快速分享。

对于网站建设,该报告给出了建议:利用大数据思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质量管理,利用平台思维提升网站在线服务能力,利用流量思维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沟通作用,利用用户思维优化政府网站的社会影响力,利用网络安全思维加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和信息安全监测防护。

【分析】

生态环境满意度与城市喜爱度紧密相关

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志龙介绍,《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是由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在对河南省基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该报告的作者分别来自河南省党政机关、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

“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宜居度、获得感、幸福感的调查分析,主要来自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于2018年12月25日至30日开展的‘河南省宜居城市调查’和《201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乐英介绍,2018年“河南省宜居城市调查”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城市抽取两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抽取4个居民委员会,在所抽取的居民委员会的范围内开展偶遇调查。

“问卷调查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累计发放问卷42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48份,其中许昌市回收有效问卷215份。”刘乐英说,他去年来到许昌参与这个调查,许昌市给他的整体感觉为舒适、安逸,社区建设、城市交通和环境处于较好的状态。

“整体上看,许昌在社会治理的诸多方面,在全省都比较靠前且比较稳定。百姓对于城市的满意度高、获得感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城市喜爱度紧密相关。”樊红敏说,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他们发现,城市居民对所在城市的喜爱度与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对城市的喜爱度也越高。

【聚焦】

居民获得感指数,我市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

记者从当天的发布会上获悉,在居民获得感指数、社会安全综合指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宜居度等方面,我市继续处于全省前列。

记者注意到,《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在所调查的样本中,2014年至2018年,许昌市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在全省各地市的排名中一直处于靠前的位置。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供给改革成效与居民个体因素是影响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樊红敏解释,具体来讲,财政投入规模和人均财政投入共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双重影响;公共服务改革成效越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但特定事件在一个时期内会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居民个体因素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许昌居民获得感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她介绍,测算结果表明,全省居民获得感指数得分为67.9分。全省18个省辖市中,焦作的得分最高,为72.8分,其次是漯河和许昌,分别为70.8分和70.2分。

对此,该报告给出建议:一要夯实“获得”内容,将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收入、住房、生态、教育等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提高个人收入和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具体;二要把握不同社会群体获得感特征,提升人民获得感;三要促进居民参与,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居民参与、推进互联网平台建设拓宽民众参与渠道;四要坚持经济、社会与心理多层面发力,使居民常常具有获得感。

新闻连连看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

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打造专业、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河南省社会治理智库为目标。该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国家和区域社会治理的热点问题,以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要关切为切入点,结合学术研究前沿理论,连续出版了2014—2019六个年度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该报告以“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以服务河南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是目前河南省社会治理方面最为系统和权威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