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建安区正处在由‘面子’向‘里子’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是我们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全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厚植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是我市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关键一年,也是建安区全域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一年。全力配合全市做好创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8月7日,记者就如何打好创文保牌攻坚战这一问题进行采访时,建安区委书记邵七一掷地有声地说。
邵七一表示,建安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承担中心城区迎检的政治任务,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及时召开高规格动员会,并根据创文工作需要,调整创文指挥部成员,成立创文专班,充实创文力量,紧盯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创文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创文保牌攻坚战。
邵七一说:“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建安区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工作理念,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创建成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凝聚强大的创文合力,推动创文工作高质量开展。”他表示,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安区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周召开例会,听取工作汇报,分析研判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建安区承担的任务逐条进行梳理,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指导、督促区直各责任单位、各乡(镇、办)、各村(社区)分别成立文明城市创建机构,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承担的任务制定创文工作方案、台账,明确一把手负总责,乡(镇、办)副书记和区直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确保创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同时,持续落实区处级领导分包制度,完善暗访督导、问题通报等机制,带头深入创文一线,实地督导调研,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整体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查漏补缺。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补齐城乡短板、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树立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思想,全面梳理排查,找准薄弱环节,研究有效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紧盯基础设施、基层综合文化和城乡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全面对标达标,逐项抓好落实。对已经达标的,加强动态管理,持续巩固提升,确保得高分;对没有达标的,加快整改,确保不失分;对发现的问题坚持精准施策、限期解决,确保实现动态达标。
三是树牢全域理念,提升创建实效。牢固树立全域创建、全面创建的理念,切实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推进全区域全方位转型升级的各方面,与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实施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区和乡村,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质,切实以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提升建安区整体建管水平和城市魅力,加快推进从“面子”向“里子”的全面转型升级。
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凝聚强大合力。坚持“建文明城”和“育文明人”相结合,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创文工作全过程,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现代文明向农村和各行各业渗透传播,增强文明意识、彰显文明风尚。深入开展创文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创建氛围。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创文工作的重点,持续抓好“厕所革命”等民生实事,深入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邵七一表示:“建安区将秉承持续创建、永不止步的韧劲,以更加积极、扎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打赢这场攻坚战,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贡献建安力量,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