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建军 通讯员 侯海燕) 11月12日下午,襄城县一名46岁的农妇接到骗子冒充办案民警打的电话后,为了不被“刑事拘留”,跑出家门汇款。她的儿子报警后,民警立即分三路寻找,终于找到了正在银行汇款的她,让她避免了1万元损失。
接电话后,她要给骗子汇款
11月12日15时40分许,一名青年男子跑到襄城县公安局汾陈派出所报警,说他妈吴英(化名)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市公安局的办案民警,正在侦查的一起案值200万元的诈骗案牵涉吴英。为了调查取证,他要求吴英立刻把家里的钱汇到“专案组账户”。他还说,如果拒不汇款,那么刑警立刻上门抓捕、拘留吴英。
“我妈接电话的时候用了手机的免提功能,我听得一清二楚。我想起来,前几天,派出所的民警到我们村宣传电信诈骗知识,其中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打电话诈骗的案例,跟我妈遇到的情况差不多。我还没来得及劝她,她就出门了。”青年男子急匆匆地说。
民警抢在她汇款前叫停
襄城县公安局汾陈派出所所长张晓鸣得知情况后,立即命令所有民警分三路寻找吴英。约10分钟后,在汾陈农商银行一网点内,民警终于发现了正在办理汇款手续的吴英。
民警告诉吴英,她遇到了电信骗子,吴英不相信。民警反复解释后,她才明白过来。
吴英对民警说,骗子要求她当日至少汇过去5万元,随后视案情发展确定剩下的数额。“我说家里现在只有1万元钱,骗子马上给我发过来了一个账号。你们来的时候,我正准备把1万元钱汇过去。你们如果晚来一会儿,这1万元钱就汇出去了……”
吴英告诉民警,事发后,她不把这件事告诉家人,还跑出去单独汇款,是因为骗子一再警告她不能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如果告诉家人,一定会连累家人。
民警针对此类骗局支着儿
11月13日上午,针对此事,许昌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和襄城县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的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只要记住两点,就能避免上当:
1.司法机关不会以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涉嫌某种犯罪行为,更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号要求当事人汇款;
2.接到此类电话、短信,大家可通过拨打114等快速查找“办案单位”的电话号码并进行核实,千万不要轻信或随意拨打“办案人员”提供的“办案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