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迎 陈晨) “大家动作快点儿,这6000棵苗子要赶紧装车,周口的客户急着要……”12月14日,在鄢陵县大马镇任营社区一个大棚内,39岁的聂建民一边把一盆盆齐腰高的红叶石楠往外搬,一边招呼工人再加把劲儿。
“建民,你天天马不停蹄地干,今年挣够10万元没?”鄢陵是花木之乡,任营社区打造了千亩红叶石楠种植基地,吸引了周边村子大量闲散劳动力前来务工。聂建民雇的工人都是熟悉的乡邻。不少人知道,2019年,他打算赚10万元钱。
“我算了一下,应该挣够了。政策这么好,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挣10万元只是‘小目标’。”聂建民笑呵呵地说。
3年前,一年收入10万元钱,可是聂建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6年11月,聂建民的父亲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瘫痪,而他的母亲身体也不好。“为给父亲治病,我背上了债务。照顾两位老人、抚养两个孩子,沉重的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聂建民说。2017年,聂建民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扶责任人帮我爸申请了残疾补贴,县残联给我爸送来了轮椅,我的孩子上学也有补贴,金融扶贫每年给我家分红2500元……”聂建民细数他享受到的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连连感叹党的好政策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生活有了保障,还要脱贫奔小康,不能等、靠、要,必须下力流汗致富。”聂建民说,2018年,他将家里的5亩责任田全部种上红叶石楠。“我起早贪黑地干,每天回家的时候,村子里的婶子、大娘吃过晚饭已经跳起了广场舞。”勤劳的汗水换回丰厚的回报,2018年10月,聂建民家顺利脱贫。
今年,聂建民又承包土地扩大了红叶石楠的种植面积。拥有30多万棵红叶石楠的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之星”。富裕起来的聂建民积极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需要人帮忙移栽苗木、装车时,他总会叫上家庭困难的村民,让他们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6月13日,市委书记胡五岳到任营社区就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时,了解到聂建民通过种植红叶石楠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部分贫困群众就业,勉励他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胡书记看了我种的红叶石楠,还亲切地鼓励我。我觉得无比光荣,也更有干劲儿了。”聂建民说。
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大马镇组织“脱贫之星”在辖区各社区(行政村)进行宣讲。聂建民积极参加,用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勤劳致富。“大家如果想学习红叶石楠的种植技术,随时来找我。”聂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