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刊

西继迅达全面复工

优先保障抗“疫”工程建设

工人戴着口罩在西继迅达车间工作。 记者 张辉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2月10日以来,我市许多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陆续复工复产。2月17日,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继迅达)全面复工,加紧生产电梯订单产品,全力保障医院等防疫工程和地铁等公共设施建设需要。2月2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消毒措施完善,生产安全有序

自动送料、冲剪、折弯、无铆钉连接……2月20日,西继迅达直梯总装车间内,在由机器人控制的集成荷兰WEMO钣金柔性生产线上,数道工序一气呵成。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分工序上班制度,1万多平方米的车间内只有几个工人。

“现在,这条生产线正在生产的是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等订单的电梯门板,整个车间有8台机器人。”西继迅达直梯总装车间生产部门负责人李同舟指着车间右边的一条生产线说,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整条生产线只需要两个工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李同舟介绍,目前,该公司产能恢复了20%左右,“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岗工人有300人,现在只有50人”。虽然每天参与生产的人员不多,但为了确保安全,防止交叉感染,上岗员工必须戴口罩、通过体温测量后才能进入企业。每隔两个小时,有专人对厂区进行消毒。此外,该公司还实行分工序上班制度,减少人员聚集,督促完工员工尽快离开。

2月初已开始生产

为援建北京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在保证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早在2月初西继迅达就已经开始生产。

2月1日,西继迅达收到北京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文件,希望其提前恢复生产,确保北京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在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当天就恢复了生产。根据合同,我们要向北京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供应12台SL6000系列医用电梯。其中,4台电梯必须于2月5日运抵北京,剩余8台要于2月7日发往北京。”西继迅达总经理刘刚说。

在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毒,做好防护措施后,西继迅达提前开工。部分骨干员工在测量体温后佩戴口罩进入公司开始生产。该公司要求员工鼓足干劲,昼夜作战,保证电梯设备及时运抵北京小汤山医院。2月3日晚,该公司连夜将4台医用电梯发往北京,4日中午即抵达北京小汤山医院,比要求时间提前一天。

保障抗“疫”工程建设需求

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继迅达拥有国家级电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曾参与8项国家电梯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累计获得专利1260项,20多种电梯产品出口至丹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西继迅达销售了近4万台电梯。

“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上千笔订单。我们要优先保障医院建设和地铁、火车站等基建需求。”当日,西继迅达直梯总装车间总经理艾红杰说,现在,他们正在生产的是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改造防疾病房工程和唐山市工人医院集团第九医院的5台医用电梯。“今天下午,5台电梯将全部完工并发往目的地。下一步,我们将视疫情和建筑行业复工情况及时对复工人数和产能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