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今年,市区将改造23条老街道

通过改造提升,可实现街道“路平、灯明、草绿、水畅、规范、整洁、美观”的目标

本报讯 (记者 郝晋) 3月31日,记者从市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对中心城区的23条老街道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完善道路配套设施,方便附近居民生活、出行。

概算投资3563万元,

改造提升23条道路

“东北前后街地处湖滨路与华佗路交会处西南区域,是散户居民庭院中间贯通的小街道。因年久失修,下水道盖板有的破损,有的缺失,下水道有堵塞现象。”3月31日,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党委书记寇苣平得知东北前后街被列入今年老旧街道改造提升范围后,非常高兴。“附近居民多次到社区反映,希望对该路段进行整修。这次改造提升后,大家反映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东关五组有4条支巷,之前改造了两条,今年对东关五组C支巷、D支巷进行改造提升,居民出行将更便利。”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喜林说,这两条支巷位于文峰路西侧,巷子内多为独院,地面不平,排水不畅。“这两条巷子进行改造提升时,我们将给予大力配合。”

市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宏兵说,今年,在中心城区,我市共计划改造提升道路23条,概算投资3563万元。投资模式为市财政和魏都区财政共同投资,其中市财政投资14条,概算投资3018万元;魏都区投资9条,概算投资545万元。

23条道路通过改造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可实现街道“路平、灯明、草绿、水畅、规范、整洁、美观”的目标,方便市民生活、出行。

修复路面、人行道,

完善排水设施

根据《许昌市2020年“四改一增”老街道改造提升实施方案》要求,全长213.883米的冯庄街沥青混凝土路面年久失修,路面坑槽、龟裂现象严重,围墙老旧,需要拆除,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更换路缘石,对两侧外立面修复刷新,并喷绘文化墙等。

313.297米长的冯庄巷混凝土路面年久失修,路面断板、蜂窝麻面现象严重,路灯缺失,需拆除,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等。

南九曲街、聚奎街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破损,部分路段人行道步砖缺失。改造提升时,更换人行道步砖,道路两侧路缘石进行拆除新建。

机房街南侧人行道破损,部分路段人行道砖缺失,道路北侧为待开发项目。在改造提升中主要对道路南侧人行道及两侧路缘石进行拆除新建。

体育场后街破损严重,进行拆除重建,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人行道透水砖、排水沟,整修道路两侧墙体等。

劳动东巷为混凝土路面,板块整体完好,但花池破损,绿化苗木老化,将进行绿化改造及两侧外立面修复刷新等。

裴山庙小学门前道路铺油,将对下水管道进行清污,破损道牙拆除、维修,道路两侧亮化等。

按照时间节点要求,

按计划分两批实施

郑宏兵说,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今年改造提升的23条老街道计划分批分期实施。3月底前,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批次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月底前,开展工程项目预算工作和招投标工作;4月底,第一批项目开工建设,10月底完工;6月底,第二批项目开工建设,10月底完工。

按照计划,第一批计划开工项目9条,其中市本级5条、魏都区4条。这9条道路建设内容相对简单,对周边环境及景观影响小,投资小,属于满足基础性功能的项目,是迫切需要实施改造的老街道。

第二批计划开工项目14条,是建设内容较多,标准高,须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投资大,属于体现特色的项目。

郑宏兵说,市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各责任单位和各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老街道改造提升后,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养护、维修及时、到位,发挥保障民生的作用,保持环境美观。

提升改造的23条老街道

市本级14条

1.冯庄街

2.冯庄巷

3.南九曲街

4.聚奎街

5.察院东街

6.仁厚街

7.机房街

8.体育场后街

9.劳动东巷

10.劳动西巷

11.北九曲街

12.文博路(前进路至新兴路)

13.滨河一巷

14.报社西巷

魏都区9条

1.东北前后街

2.塔湾三组C支巷

3.东关五组C支巷

4.东关五组D支巷

5.袁庄社区东西主街

6.吴庄社区道路

7.裴山庙小学门前道路

8.许由路北侧匝道

9.物资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