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峡) 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意外受伤来医院就诊的孩子多了起来。那么,孩子受伤后需不需要打破伤风针?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是破伤风杆菌。这种厌氧细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许昌市立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李娜说,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组织低氧(伤口深浅)、主动免疫情况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容易形成这种缺氧的环境,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据相关数据统计,破伤风在全球内的死亡率为30%—50%。打了破伤风针,基本不会发病,预防效果很好。
我国多数未成年人都接受过正规的破伤风免疫接种,新生儿在出生后必须连续注射 3 剂百白破疫苗,第 3 个月注射第一剂,之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剂,1 岁半和 6 岁时再加强免疫两次。这种主动免疫可在较长时间内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凡在免疫规划阶段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接种后10年以内受伤就可不再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未经过主动免疫、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
一般认为,破伤风抗毒素尽可能在伤后 12 小时或 24小时内注射。临床中,很多受伤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要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还有意义吗?李娜说,强调早期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是因为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伤口部位及血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不能中和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所以越早注射破伤风抗病毒越好。
还有一些多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短期内再次受伤,遇到这种情况还需不需要再打破伤风抗毒素呢?破伤风抗毒素是抗毒素,并不是疫苗,只能中和毒素,不能抑制或杀灭。因此,破伤风抗毒素是即时预防,作用时间很短,只要有新的较深的伤口就要重新打。
专家特别提醒,生活中,很多人受伤后不管伤口大小深浅,将创可贴当成万能药,有了伤口就贴一贴。实际上,很多时候小伤口并不能使用创可贴。小且深的伤口不利于伤口内的脓液排出,有破伤风的风险,最好及时就医。值得注意的是,被宠物抓伤后更不能用创可贴,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