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市救助管理站给滞站人员开“小灶”

让植物“照顾”心灵花园

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指导滞站人员种植桂花树。

本报讯 (记者 代玺 文/图) “快看,我种的桂花树行不行?”“很好,给它多浇些水!”4月14日,市救助管理站一片欢声笑语,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在该站开展“快乐园艺 健康生活”活动。

当日,阳光明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早早地准备好桌椅,等候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前来开展活动。10时30分,该服务中心社工向滞站人员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主题“长久的陪伴——种植桂花树”。

滞站人员在社工的指导下,先将混合了营养肥料的泥土填入花盆,接着栽上桂花树,最后在桂花树上挂上认领表,上面标注有种植人编号、种植日期和浇水记录。活动中,滞站人员在轻松热闹的气氛中种植了自己认领的桂花树。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市救助管理站除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滞站人员进行隔离防护管理之外,还十分注重滞站人员的情绪与精神。由于封闭管理时间较长,滞站人员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为了丰富滞站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其舒缓情绪、树立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市救助管理站联合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根据滞站人员的需求,开展了“快乐园艺 健康生活”活动。

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高丽丽告诉记者,园艺疗法的定义是植物治疗。植物会对环境产生调节作用,如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增加负氧离子含量、减小噪声等。

研究发现,园艺疗法能够减缓心跳、改善情绪、减轻疼痛。本次活动对滞站人员的心理感受、肢体控制、审美与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激发”,让他们自己动手种桂花树,进行身份转换,从一个被照顾者转换成照顾者;让他们在对植物的看护、观察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己的存在感。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胡建民说:“看到自己照料的植物茁壮成长,滞站人员会充满自信,减少盲目、强求、急躁等负面情绪。本次活动使滞站人员的情绪明显好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