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4月19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之后,降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潮湿的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专家李梦阳表示,谷雨时节养生最适宜健脾除湿,给身体做个“大扫除”,为迎接夏季的到来奠定基础。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应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睡前最好泡脚,并按摩脚部。这样能促进血气运行、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谷雨时节,温差比较大,湿气很容易从身体的裸露部位进入体内。因此,早、晚要适当添衣,切勿出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保暖。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要预防花粉过敏,还要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谷雨时节,不适宜盲目春捂。15℃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这个温度容易诱发“春火”。如果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人就容易生病。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山药、冬瓜、白萝卜、藕、海带、豆芽等。另外,此时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过夏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梦阳指出,春夏之交时,通过早起接受太阳照射“吸收阳气”,让身体在冬天累积的寒湿之气发散掉,有助于筋骨强健。在精神和运动方面,人们要心情舒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听音乐、钓鱼、打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是大家可以选择的方式。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人们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从而与外界达到平衡。
李梦阳提醒大家,谷雨节气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普遍容易出现食欲不佳、关节和肌肉酸疼等情况。这个时候也是各类关节疾病的诱发期。此外,谷雨节气以后是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发病期,患有这些病的人要注意保养。一旦发病,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