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腾讯研究院发起的数字化转型线上策略会召开,主题聚焦于“后疫情时代的人力共享与未来就业新探索”。专家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灵活就业和共享用工”领域新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湘泉谈到,首先要抓住机遇,以乐观态度拥抱灵活就业的新业态。灵活就业的出现,促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就业市场的变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同时要正视现实,不要回避灵活就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发展灵活就业需要与规范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相结合。不仅要从企业、劳动者各自角度考虑,还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和诉求。
从长期来看,灵活就业的发展与新技术革命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举例来说,这次疫情为灵活就业的市场发展提出很多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也为企业实践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中国的灵活就业要健康发展,需要对相关问题的解决给出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答案。
浙江大学财政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侯若石认为,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不断演进,企业用工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共享用工”之所以成为必然,是因为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从企业经济发展到供应链和平台经济,现在企业边界已经被突破。
实行共享用工,应该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挖掘人的潜力,保护劳动者利益;应该探讨哪些职业或行业更适合实行共享用工,关注共享用工动态发展过程的趋势。
美团研究院研究员霍景东认为,灵活就业或共享用工的应用场景具有特定性,例如基础劳动力、低频需求的知识技能型工作,需求时间和空间上不稳定的职位等。优先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将呈现多元的就业格局,传统就业、灵活就业等众多方式将共存于就业市场。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