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警惕! 中年“发福”不是福

■记者 刘地委

人到中年,不少人的身材发生变化,男士多了“啤酒肚”,女士腰间多了“游泳圈”。不少人觉得中年“发福”是正常现象。殊不知,中年“发福”更易患各种慢性病。而且,腹部肥胖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突发脑出血的概率超过常人。

“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算是中年‘发福’,因为超过这个标准就超出了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许昌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丁永菲认为,中年“发福”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常见病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不少人会中年肥胖?丁永菲解释,中年肥胖常因体内激素不平衡、新陈代谢速度降低导致。另外,中年肥胖人群中约有90%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

“不少人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丁永菲说,包括不吃早餐、偏爱肉类、滥吃零食、蔬菜和水果食用量偏少等。此外,吃饭时狼吞虎咽,缺乏运动等是诱发肥胖的主要原因。一些中年男人爱喝酒,也是原因之一。

据调查,对于男性来说,中年肥胖者心脏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两倍,而且晚年后患痴呆的风险更高。对于女士来说,肥胖者心脏病、癌症等更容易发生。

“肥胖容易导致慢性病。”丁永菲表示,事实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最早的发病信号就是肥胖。中年“发福”、有“将军肚”是肥胖的标志,也是疾病降临的前兆。因为过剩的营养被合成为厚厚的脂肪,贴在腹部,还有一部分沉积在肠壁、内脏上,特别是中国人内脏脂肪过多的情况很常见。

中年肥胖会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因此需要早防止、早行动。那么,如何预防中年肥胖?丁永菲给出了建议。

适当控制进食量。饮食有节制,减少主粮和糖类摄入。尤其对一些含脂肪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及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奶油、油炸品和油酥点心等,食用时一定要节制。控制进食速度,晚餐要少,不吃夜宵,改变爱吃零食的习惯。

另外,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锻炼。如每天走路半个小时以上,或通过游泳、走楼梯等增加热量支出。平时走路坚持挺胸收腹,坐时尽量收腹,饭后不立即坐下,保持直立,半小时后再外出散步。在上班和回家途中,尽量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