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4时许,万通街北中央公园的网红打卡地传来悠扬的音乐声,一群仪态万方的模特儿映入人们的眼帘。大家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人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
她们身高均在1.65米以上,走着模特儿步,婀娜多姿,与美丽的风景相映成辉。一片姹紫嫣红映衬着模特儿们的笑颜,让人们仿佛走入一幅优美的画卷。原来是花飘艺术团的团员在这里训练。据团长孙嘉明介绍:“这是春节后大家第一次搞活动!看到晨报微信上介绍这里是网红打卡地,我就召集姐妹们来这里训练了。这里果然名不虚传,美不胜收啊!”
□ 记者 王培 文/图
生活在美丽又宜居的城市
幸福感爆棚
当天,在中央公园,绿树掩映中,花团锦簇,伴着春日柔和的阳光,许多市民前来游玩。特别是位于万通街北中央公园的网红打卡地,一排排天蓝绣球构成一片粉色的海洋。天蓝绣球开花时,如同少女般惊艳;不开花时,像蒿草一样平淡无奇。盛开的天蓝绣球次第排列,有环形梯子作为间隔,人们走在上面,仿佛在画中游玩。
只见一群气质非凡的模特儿排成两排或者3排,踩着一字步从一片花海中缓缓走来。她们身体舒展向上,双肩外撑,双肩的摆动、双脚的移动和胯部、腰部的律动都体现出节律感和轻松感,给人美的享受。
记者了解到,这是花飘艺术团春节后首次在一起训练。
团长孙嘉明说:“虽然平时大家居家锻炼,但室外训练感觉更好。室外空气好,风景美,心情更舒坦。许昌现在太美了,处处都是风景。生活在这样一个既美丽又宜居的城市,大家幸福感爆棚!”
节目原创,弘扬主旋律
离不开大家的好导师
当天,杨爱菊站在队伍的正前方,戴着一顶鸭舌帽,一身运动衣得体地套在身上,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
杨爱菊把音响放在一旁,目光始终盯着队员,偶尔打一下节拍,“大家要注意表情,下巴微微上扬,一定要自信”。
队员跟着杨爱菊的口令不断地纠正动作、步伐。杨爱菊细致入微,连大家不恰当的表情,她都一一更正,“其实,我也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喜欢,喜欢了就爱钻研。我们团长经常邀请省里的老师给我们提供指导。每次老师来,我们都会受益匪浅”。
久而久之,杨爱菊也会总结出一些心得。后来,孙团长让她学着编一些节目。“我刚开始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编的节目怎么样。大家纷纷给我鼓劲儿。哪些地方不太好,我们就在一起商量。一回生二回熟,许多节目都是我们摸索着创作出来的,反响也特别好,这提高了我们的自信心。”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人,当然要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不论哪个节目,我们都有个主题,宗旨便是结合当前形势,弘扬主旋律,紧跟时代步伐,把正能量传递下去,做一群永不落伍的‘老年人’。”孙嘉明说。
团队充满正能量
积极参与公益演出,奉献力量
“我们是因为爱艺术、爱美、爱生活走到一起的。刚开始团里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经有一二百个团员了。”说起自己的队伍,孙嘉明一脸自豪。
一头时尚的卷发,黄色上衣加上白色九分裤,一双小白鞋干净利落,一口流畅自然的普通话,眼前这个人就是孙嘉明,大家都叫她“飘团”。“她待人热情,为人亲和,而且特别有号召力和吸引力。我们很信任她。”队员邢艳红对孙嘉明赞不绝口。
给孙嘉明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学习舞蹈《渔光曲》时的情景。《渔光曲》舞蹈动作复杂,有些动作甚至要在一个板凳上展示。这个板凳有30厘米高,只能站下两只脚,要想在上面做出舞蹈工作非常困难。
“大家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但为了更好地呈现舞台效果,大家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每天指导我们两个小时。老师走了之后,大家接着练习,常常练到晚上七八点,结束的时候还带着小板凳,回到家继续练。”孙嘉明感慨地说,“即使这样,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被彼此感动着,被我们团队这种正能量感动着。”
记者了解到,花飘艺术团平时还会走进社区、养老院,到老百姓中间去表演。
“我们是一群有爱心的人。只要百姓有需要,我们就尽量去满足。”孙嘉明说,“下一步,我们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节目带给大家。生活在如此美丽和宜居的许昌,我们怎能不一直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