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朝亮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文字,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平凡党员的追求和信念。是啊!一个人在社会中无论处在何种位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当承担自己的责任,体现自身的价值。
1992年毕业的我,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其实,一直到1995年,我才有资格坐在电影机旁放映第一部电影《新火烧红莲寺》。
操作着先进的电影机,把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扣人心弦的故事、精彩的对白呈现给观众,我心中无比喜悦和激动。那些经典的镜头,我至今历历在目。
难忘《英雄儿女》中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响彻云霄的呐喊。更难忘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前进”那舍生忘死的豪迈之举。
这一幕幕镜头一遍遍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有1200多名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七七事变》。
有一段戏是日本鬼子在北平饭店摆下鸿门宴,一个日本浪人不怀好意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副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谁能对出下联?”这个日本浪人不可一世地叫嚣。一时间满堂鸦雀无声,面面相觑。这时,一位老秀才要来纸笔奋力写下: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书写完毕,影院里的掌声、欢呼声似乎要把顶棚掀翻。到了激战卢沟桥一折,全场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被完全激发了出来,我在放映室也被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我更加明白了电影的意义,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2007年,随着农村公益电影的发展,我的工作有了变动,负责302个行政村的电影放映。看着国家配发的崭新的数字电影机和放映车,想想父辈们拉着架子车,装着沉重的电影机、发动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当时我就想,只要农民朋友愿意看,我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我们要把《太行山上》的冲锋号吹进每个村落,把《红海行动》中的国歌声沁入每个人的心田。
农村放映队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我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