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便民

今年,市区有23条老街道进行提升改造

机房街等4条老街道率先开工

本报讯 (记者 郝晋) 5月7日,在市区机房街,施工人员正在清理道牙沟槽。机房街作为今年我市列入老旧小区“四改一增”项目的23条老街道之一,于5月1日正式开始施工,预计6月底前完工。

第一批4条老街道开始施工

当日上午9时,在市区机房街,几名工人正在清理人行道北侧的道牙沟槽。原来的人行道步砖、破旧花坛等已经拆除,地面上覆盖着防尘膜。

“列入提升改造的老街道大多存在路面坑洼积水、道牙破损、步砖松动等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党总支委员杨晓娜说,开展中心城区“四改一增”老街道提升改造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市民出行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根据我市“四改一增”老街道提升改造实施方案,今年市区计划提升改造道路23条,概算投资3563万元,投资模式为市财政和魏都区财政共同投资。其中,市财政概算投资3000多万元,提升改造道路14条;魏都区概算投资500多万元,提升改造道路9条。23条老街道通过提升改造,将完善配套设施,实现“路平、灯明、草绿、水畅、规范、整洁、美观”的目标,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

根据施工安排,第一批项目有机房街、劳动西巷、劳动东巷、报社西巷等4条街道,4月20日进行了工程招标,中标单位已于5月1日正式进场。目前,机房街正在加紧施工。

铺设路面,增设路灯

在机房街,负责现场施工的项目经理彭江磊介绍,机房街原来的人行道步砖破损严重,个别路面坑洼不平;北侧花坛年久失修。此次提升改造,人行道步砖全部拆除,铺设透水混凝土和红色透水步砖。另外,整条街道增设75个花岗岩树穴,栽种75棵银杏树。

魏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室主任郭磊说,第一批实施提升改造的4条老街道中,除机房街外,还有劳动西巷、劳动东巷、报社西巷,因涉及住户比较多,正与社区、办事处进行协调。根据施工方案,劳动西巷的花池和裸露黄土将被清除,新建花池顶面和外立面贴瓷砖;住户门前破损混凝土路面进行拆除,新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两侧墙面进行粉刷、装饰,贴仿古面砖等。

劳动东巷将拆除盖板沟,新建直径为500毫米的排水管道;拆除原路缘石,两侧砌花池;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增设10个垃圾箱;道路两侧墙体贴仿古面砖。

报社西巷则拆除盖板沟,新铺设直径为500毫米的混凝土管,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增设5盏路灯等。

第二批老街道5月中旬开工

杨晓娜说,近3年来,我市先后对88条老街道进行提升改造,解决道牙、步砖破损严重,路面坑洼的问题,以方便居民出行。其中,2018年,我市提升改造老街道34条;2019年,提升改造老街道31条;2020年,提升改造老街道23条。

今年,第二批提升改造的10条老街道分别是冯庄街、冯庄巷、南九曲街、聚奎街、察院东街、仁厚街、体育场后街、北九曲街、文博路、滨河一巷。5月7日,魏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上述10条老街道进行了工程招标。按照计划,预计5月15日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

另外,魏都区投资的9条提升改造的老街道由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