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许昌往事

许昌花鸟鱼虫市场的变迁(下)

市场升级,见证城市发展

□ 记者 张辉 万誉

位于许州北路与新东街东北角的东昇·花卉公园主体建筑已经完工。记者 张辉 摄

2013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兆丰花鸟鱼市场整体向西迁移到现在的位置,经营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也从5700平方米增加到10000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框架的拉大,综合性花鸟鱼虫市场呼之欲出。目前,我市东城区新建的两家花鸟鱼虫市场主体建筑已初现雏形,正在对外招商。不久的将来,综合性花鸟鱼虫市场将会带给市民全新的体验。

市场升级改造,环境明显改善

温度适宜、绿植遍地、鲜花盛开、鱼儿游弋……在兆丰花鸟鱼市场,人们的脚步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眼睛也会自觉地从手机屏幕上移开。“妈妈,这儿好看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再逛一圈儿吧!”5月7日,在兆丰花鸟鱼市场5号门附近,一个身穿白色纱裙的小姑娘拉着妈妈的手不愿离开。

然而,2013年前的兆丰花鸟鱼市场并不是这样的。“2004年,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我们建设的是简易塑料大棚,内部温度不可自由调节,设施较为简陋。”贾彪说,2013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兆丰花鸟鱼市场需要向西迁移几百米,他们决定趁此机会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我们投资近1000万元,按照当时的最高标准建起了如今的阳光花房,市场面积也从当初的57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贾彪说,“新建的阳光花房通过电脑控温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冬暖夏凉。”

对市场环境改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商户。“2004年,市场一建好,我就在这里卖花卉了。2013年,我将摊位搬到现在的市场。”今年38岁的张利红从事花木销售16年,她经历了新旧市场环境的变化,“老市场夏天闷热,如同蒸笼,冬天寒冷难耐,我们不得不靠煤炉取暖。最让人感到难受的是,冬春季节,由于棚内昼夜温差大,一些不耐寒的花卉被冻死了。这无形中限制了商户售卖花卉的种类。新市场冬暖夏凉,以前的问题都不存在了。”

卖鱼和渔具的商户孔佳丽对改造后的市场同样赞不绝口。“环境好了,鱼生病少了,客流量增加了,我们的腰包也鼓了。”当日,孔佳丽笑着说。

新市场的良好环境和完善设施吸引很多商户入驻,对新市场建好后“一摊难求”的情形,贾彪记忆犹新。“当时,只要有人说退掉摊位,后面就会有人接手。有个商户实在找不到摊位,就在厕所隔壁支了个摊儿。”贾彪说。

商品种类增加,售卖方式多样

冬天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宜人,环境的改善为花卉、虫鱼等品类的增加创造了条件。兆丰花鸟鱼市场内,红色的三角梅、多彩的小雏菊、黄色的玫瑰等花卉令人目不暇接。

“20世纪初,市场中常见的是价格不高的金边吊兰、绿萝等绿植,很少能看到盛开的鲜花。现在,市民在这里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花。”当日,50岁的胡军霞边打理一棵幸福树边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美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今,许多偏远乡村的人在儿女结婚或装修新房时,也会选购一些鲜花和绿植。”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植物新品种的出现。“比如,千年木就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植物,因独特的外形和易于养护而备受年轻人的喜爱。”张利红说,“此外,二层翠兰也很受年轻人欢迎。现在年轻人居住的多是小户型,它的枝叶分上下两层,不会占用太大空间。”

离胡军霞摊位不远的地方,商户王银涛正在整理鲜切花。“2015年,我从郑州回到家乡卖鲜切花。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接受鲜切花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年轻人外,还会有老年人前来购买鲜花。我批发的鲜花种类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王银涛说,“起初,市场售卖鲜切花的摊位并不多,现在已经增加到4家。”

兆丰花鸟鱼市场里还有售卖花架、字画和玉石的摊位。“2017年7月,我把店从南站附近搬到这里,从事玉石加工和售卖业务。离家近、客流量大、环境好是我选择这里的原因。”一家玉石店店主王红雨说。

除了花鸟鱼品种的增加、更多外延相关商品店铺的入驻外,店铺的售卖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每当鲜切花空运回来时,我都会拍一些图片和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方便老客户选购。”王银涛说。除了微信朋友圈外,一些商户还会选择用小视频宣传自己的产品。“我经常在抖音上发新进鱼缸的图片,吸引了不少客户点赞、购买。”售卖品牌鱼缸的郑磊说。

此外,还有一些商户正从卖商品向卖服务转变。“我做假山盆景生意近20年,目前已经成立了公司。以前只是将产品做出来,等待顾客购买。现在,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客户的范围也从许昌扩大到周边的郑州、周口等地。”兆丰花鸟鱼市场的商户吴利娟说。

“有些客户购买的绿植出现掉叶、生虫等情况,我也会帮他们代养一段时间,等绿植状况恢复了再送还他们。你看,这盆小叶榆树就是顾客前几天带过来让我代养的。”张利红说。

综合性花鸟鱼虫市场,将于今年开业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不再满足单纯购买花鸟鱼虫等,综合性市场呼之欲出。记者了解到,今年,金恒铭花鸟鱼虫市场和东昇·花卉公园两家大型综合性花鸟鱼虫市场将开业。与传统花鸟鱼虫市场不同的是,它不再仅是花鸟鱼虫、文书字画买卖的场所,还设置有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配套专区。

5月8日,记者在许州北路与新东街东北角看到,东昇·花卉公园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几名工人正在园内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东昇·花卉公园共有五层,总面积20000平方米。建好后,市民不但能在三、四、五层购买花鸟鱼虫,还可以参加花卉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一、二层则是儿童游园区和餐饮区,可满足市民购买花卉、休闲娱乐的需求。”东昇·花卉公园招商负责人王森伟说,市场内装有中央空调,可保证四季恒温且Wi-Fi全覆盖。目前,东昇·花卉公园正在招商,预计7月商户可以进场,10月开始对外营业。此外,在东城区花都大道与中原路交叉口附近,14000平方米的金恒铭花鸟鱼虫市场也已建好。

对于这两家花鸟鱼虫综合性市场,市民充满期待。“东城区终于有花鸟鱼虫市场了,以后买花再也不用从城市东南角跑到西北角了。”家住恒达·长城花园小区的王女士说。

从马路市场、专业市场再到综合性市场,花鸟鱼虫市场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见证着城市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