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涛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现在,很多老人都加入到运动大军中,但也有些老年人认为静养才会更长寿。到底哪个更适合呢?5月11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到底是静养好还是锻炼好?
每天6时许,68岁的王建章就准时起床,然后在小区附近的清潩河河堤上慢跑一个小时。“早上跑一跑,一天都精神。坚持下来,身体也比前几年好多了。”王建章说。
因为感受到了锻炼的好处,王建章就经常鼓动妻子一起早起锻炼。可因为以前工作的原因,其妻子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现在退休了,也是宅在家中,多与电视为伴。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我上班的时候经常熬夜,现在已经习惯晚睡晚起了。只要睡眠质量好,健康就能得到保证。这几年体检,我身体状况挺好的,感冒也少。”对王建章的建议,其妻子表示,她适合静养。
老人运动不要过量,运动时间根据季节调整
“上了年纪后,身体的各项机能有明显退化,尤其是骨骼和血管,会有老化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多锻炼身体。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弹性,预防并缓解血管堵塞的情况。”国家级健身指导员曾光说。
曾光表示,因为老人的身体素质大多不如年轻人,所以老人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很多人不建议上了年纪的人锻炼身体,就是怕老人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一些身体不是特别好的老人,比较适合静养,不适合高强度的运动。不过,一直不动也不好,身体的活性会下降,影响体内新陈代谢的能力,会加速身体的衰老。”曾光表示,静养还是锻炼各有利弊,不妨将它们结合一起,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走路、打太极等。这些运动非常简单,不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同时还能够让身体得到锻炼。
此外,曾光提醒,一些有过心梗或者是其他重大疾病的老人就不建议活动了,应以静养为主,在家中走一走就可以了。
老人出门锻炼,要根据季节调整运动时间。例如,在冬季,温差变化比较大,所以最好在上午9时以后再出去,以避免因为温度过低,对身体造成刺激。但是夏季的话,锻炼的时间就可以相对早一些。对于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锻炼时最好带上一杯水,以便及时给身体补水,避免出现身体脱水、中暑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