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许都闲情

我陪父亲登长城

刘红军保存的长城纪念牌 图片由刘红军提供

“时间过得真快,近20年的时光悄然无息地流逝。陪父亲登长城的过程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长城,尽情饱览祖国的壮丽山河。幸庆的是在父亲的有生之年我陪他登了长城、游了北京,实现了他的愿望。”

讲述人:刘红军 记者:张铮

父亲是我心中的长城

在我的心里,我的父亲就是一座长城。他诚实憨厚,生活在禹州西部山区的农村,在黄土地上耕耘,为全家人的生计吃尽了苦头。

父亲朴实无华,一生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全用在我读书上。生病了,他都舍不得去医院。

我学习很刻苦,不为别的,就为报答厚重的父爱。1993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的一所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哭了。我知道,那是激动的泪水,那是幸福的泪水,那是骄傲的泪水。

那一夜,父亲兴奋得一宿未合眼。我坐在床沿,跟父亲聊了一夜。为了给我凑学费,父亲在村里挨家挨户借钱。大姑送来300元,二姑送来300元,大舅送来300元。令我想不到的是,就连生病吃不起药的李奶奶也拄着拐杖给我雪中送炭。父亲激动得泪如涌泉。

那年9月,我背着沉甸甸的父爱跨进了大学校门。父亲在我离开家乡的那天下了煤窑,为我挣下学期的学费。

父亲的愿望是登上长城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登上长城。父亲说:“有生之年,若能看一眼长城,我死而无憾。”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为工作忙碌,没有抽出时间陪父亲去趟北京。2003年春节,看着父亲日益佝偻的身体,我突然觉得如果不带父亲去爬长城,我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

2003年春节假期,我放下一切,带着父亲乘上了北上的火车。那年春节很冷,北京更冷。父亲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是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我陪着父亲从纪念堂出来后,父亲什么话也不说,默默地走在前边。

要登长城了。那天是阴天,但无风无雨。父亲兴致勃勃,步态稳健。登长城要上很多台阶,台阶两边有一些小商铺。我们没有停留,因为我们急着欣赏长城的美景。长城的地面有些凹凸不平,我们好不容易才爬上第一个烽火台。站在那里向远处眺望,长城就像一条庞大的巨龙匍匐在山头上,气势磅礴。

父亲每到一处都看得很仔细,认真地听向导讲解。先辈们精湛的技艺和智慧折服了工匠出身的父亲,他连声赞叹:“古人太聪明了,太聪明了!”

再登长城的约定没有实现

那天,我在陪父亲登长城途中,碰到一个出售长城纪念牌的商贩。父亲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也算是来了一次长城,买个纪念牌留个纪念吧!”一向节俭的父亲提出这个要求后,我想都没想就买了一个。

陪父亲登长城的事过去快20年了。那天我和父亲约定,有时间的话,我再带他登次长城。没想到这个约定随着父亲的离世再也无法实现。

这块长城纪念牌在我心里如同传家宝般珍贵。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和父亲登长城的一幕幕。只可惜我敬爱的父亲已不在人世,我再也没有机会陪他游览长城了。

2014年,父亲患上重病。弥留之际,父亲还不停地嘟囔着“长城、长城”。没有再次登长城成了我和父亲的遗憾。父亲在治疗期间还说要安心治病,等病好了让我再带他去爬长城。

父亲已经去世,但他永远是一条好汉,因为他登上过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