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峡 文/图
“70后”和“80后”的“前浪”应该都知道“牙擦苏”。他一口龅牙,是黄飞鸿系列影视剧中的搞笑担当。“牙擦苏”每每出场,其夸张的龅牙就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牙擦苏”这个称号曾让不少长龅牙者自惭形秽。但他们幸运的是,牙齿矫正技术越来越先进。据说,“牙擦苏”的扮演者经过正畸治疗早已跻身帅哥行列。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正畸治疗堪比整容的奇妙效果。先进的矫正技术让一个个“牙擦苏”摆脱了尴尬,也奠定了王芳在正畸领域的权威地位。
王芳的诊室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网络预约平台上,她的专家号常常一号难求。这种火爆现象固然有大环境下人们对美的需求,更多的则是缘于患者对她的信赖和认可。口腔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张治疗椅,一个医生,一个患者,便是一个小世界。但这个小世界体现的却是医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口腔正畸,不仅是医学,而且是一门创造美的艺术。牙齿每1毫米的异位都会对患者的美观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对每一名正畸医师的眼力是巨大的考验。可以说,这毫米间的艺术极其考量医生的匠心和智慧。
口腔专业特别是正畸,对精细度要求极高。从小心灵手巧、擅长手工的王芳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仅凭一双巧手远远不够,动辄一坐几个小时的治疗,一个患者用时两三年的不间断调整、修正,这对医生的性格是极大的考验。王芳沉稳、细致,漫长的治疗于她来说宛如对一件艺术品的精雕细琢,又怎么会枯燥呢?看着一个个患者告别遗憾的过去,大胆而充满自信地绽放出灿烂迷人的微笑,这对她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正畸治疗面对的大多数患者是正在上学的青少年。青少年发生错齿畸形的原因很复杂,错齿畸形也形形色色。为了不影响青少年患者学习,周末和暑假成了王芳最忙碌的时候。王芳不仅要牺牲正常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小患者服务,还要尽其所能为小患者设计出最佳方案,以便用时最短、伤害最小。为了一个最佳方案,她有时候会苦思冥想好几天。
随着人们对正畸的正确认识,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加入正畸大军。正畸手段和材料在不断革新,看似美观、轻松的隐形正畸成为多数成年人的首选,但考验着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有些正畸医生过度依赖3D方案,患者就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缺少个性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王芳的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经过了她的精心设计。正畸牵涉整口牙齿的咬合,一颗牙考虑不周就会出问题。只有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患者才能具有个性化的美。
一个正畸的小女孩儿需要拔牙矫正,王芳在设计方案时发现其坏掉了一颗磨牙。经过慎重考虑,王芳将小女孩儿的坏牙拔掉,为其保留了健康牙齿,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治疗效果。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在王芳看来,如果一个牙科医生只是操作很精细,那就只是一个出色的匠人;如果考虑得很周全,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如果结合美学和艺术,那才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不断自我超越、推陈出新,是牙齿矫治潮流带给正畸治疗永无休止的挑战。从走上正畸工作岗位起,王芳就一直致力新技术的学习与探索。时刻站在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上,努力给患者提供最短的疗程和最好的疗效,是许昌口腔医院的立院之本,也是王芳一直坚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临床实践中的深入探索和不断总结,让王芳在正畸领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因为苛求完美,王芳对每一个正畸方案都慎之又慎。她见过太多矫正失败来找她修复的患者,这让她非常痛心。虽然每个人的基础条件不同,但她希望经过她的精雕细琢,让患者的下面部看起来更协调、更好看,而不仅仅是牙齿排列整齐。
精湛的技术和发自内心的职业自信让王芳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赖,甚至影响了几个小患者的择业。目前,有3名经她矫正的高中生和她沟通后选择了口腔专业。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用精湛的矫治技术挑战现代人对于自身形象近于苛刻的追求,对王芳来说,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真情。
在王芳的案头,有一本特殊的影集。影集里不是王芳的亲人,而是她的患者,确切说是患者的“牙齿”。一幅幅千奇百怪的牙齿,经她的手变得如若编贝,前后巨大变化给人直击内心的震撼。这本厚厚的影集,凝结着王芳严谨、认真、负责的担当和智慧,凝结着她对医学的挚爱和追求,更凝结着她对患者的仁心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