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涛
用自己的筷子给家人夹菜,用嘴吹凉勺子里的汤喂给孩子,一直以来,合餐共食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餐方式。但是,伴随着疫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公筷。不过,记者走访发现,由于长时间形成的用餐习惯,老年人普遍对公筷的接受度不高。
家中使用公筷,公婆赌气回老家
“之所以使用公筷,是因为我希望家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公婆却认为我嫌弃他们,一气之下回老家了。”5月31日,家住市区建安大道的张淼向记者讲述了她家中关于公筷的故事。
张淼说,今年2月,她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份使用公筷的倡议书,她觉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有必要。为此,张淼当天在晚饭前准备好了公筷,并叮嘱家人吃饭的时候用公筷夹菜。吃饭的时候,婆婆拿自己的筷子夹菜时,张淼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夹菜时用公筷”。婆婆马上把脸拉了下来,大声说道:“一家人吃饭用什么公筷,这样还不如不吃!”说罢,婆婆把碗一摔,离开了餐桌。
张淼连忙解释:“这样做是为了你们和孩子好。我们夫妻俩每天都要在外面上班,会接触许多人,我们也不知道会不会从别人那儿感染病菌。在家里用公筷,对大家的健康都很好,并不是嫌弃你们!”
可是无论张淼怎么解释,公公、婆婆一直坚持他们的想法。见张淼坚持使用公筷,第二天,张淼的公婆就坐车回老家了。
一菜一筷,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区科技广场进行走访。“没必要使用公筷吧,多双筷子碍手碍脚的,使用起来不方便。”“我们没有传染病,身体健康着呢!”“祖祖辈辈都是各用各的筷子,也没见染着病,没必要用。”不少老人对使用公筷持有反对意见。
老人有这样的想法,作为子女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生活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使用过公筷。不过,为了防止病从口入,建议大家还是尽早使用公筷。为此,许昌市文明办、许昌市爱卫办、许昌市商务局、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动的倡议书。
“使用公筷、公勺,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集体用餐时,请大家主动使用公筷、公勺,自觉使用公筷夹菜、公勺取汤,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都要养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的健康习惯,实行‘分餐制’,各取所食,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引导家人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践行文明用餐新理念。”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