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万誉
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600人以上……6月2日,记者从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持续开展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并于近日印发了《2020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通知中,重点工作包括扎实推进13项子计划落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其中,在实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提升方面,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和智能电力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G等九大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技师培训项目。根据企业需求,从人员招聘、推荐就业到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提供订单式、全链条终身培训,全力服务产业发展。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在激发主体活力方面,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该工作人员介绍,市人社局支持企业依法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最高可达职工工资总额的8%。具备条件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拟开展补贴性培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年培养3000人以上。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向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开放。
在发挥职业院校基础作用和发挥社会培训机构支持作用方面,技师学院、普通技工学校年完成补贴性培训分别不少于3000人、2000人(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分别不少于500人、300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与公办同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另外,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遴选推荐一批“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优质数字化资源。认定一批市级“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纳入年度目录清单管理。认定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
参加培训有补贴
“通过开业申请的,在培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在结业考核中,补贴性培训一律实行线下考核。所有的培训班在结业前3天,按规定提出考核申请,结业考核情况需在河南职业培训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上如实填写,并作为发放补贴的重要依据。”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人员介绍,在培训补贴方面,每名学员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培训补贴,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同一年度内不可重复享受。
在强化质量监管方面,职业技能培训师生比、工位与培训学员比保持在1比20左右,每班人数不得超过80人,每课时不低于45分钟。技能实训不少于总课时的65%。
实行培训后即时考核机制,并发放相应证书。对于我市未能鉴定的职业工种,可灵活组织或自行到域外行业等部门参加鉴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