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亚飞
“68元,云台山+红石峡+超值豪礼2日特价游。”“98元,云台山2日游,赠送养生皂、丝巾。”……最近,记者发现这类内容频频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因为其价格低,一些爱好旅游的市民心有所动。那么,这些比正常旅游团价格低几乎一半的旅游团,到底靠不靠谱儿?
揭秘 低价游多是购物游
低价永远是诱饵。很多游客认为,钱包在自己身上,任凭导游说破天,只要自己不买,谁还能强迫不成?于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很多人随着低价旅游团踏上行程。
“羊毛出在羊身上,亏本生意谁都不会做。”从业10多年的导游赵龙(化名)向记者透露,低价旅游团都会增加自费项目或购物点。他从来不建议亲朋好友报名参加低价旅游团。因为这是经营者设置的一个陷阱,游客肯定不会占到便宜,而且在人身安全等方面会面临风险。
赵龙介绍,低价游经常以“特价团”“旅游尾单”“赠送礼品”等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因为价格低,所以需要游客进购物点购物以贴补团费,行程景点也是常规的。“旅游体验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李冰建议游客,选择正规旅行社推出的品质较好的旅游产品,不要轻信低价游。
原因 游客贪图便宜
“现在,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一些旅行社抓住游客贪便宜的消费心理,通过打价格战先把游客‘圈’到自己的旅行社。”赵龙表示,一些旅行社先通过低价让游客上自家旅行社的“船”,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旅行社省钱、游客花钱,同时导游为了赚钱也会动一些心思。
记者了解到,现在导游工资低,得靠带团、进店购物、增加自费景点来增加收入,所以容易出现旅游消费陷阱。惯用的方法有改加线路、购物消费等。
为何旅行社推低价游呢?赵龙表示,现在的游客,尤其是国内游的游客,非常看中价位。游客只有吃过多次亏之后才知道,宁可多花一点儿钱也要选品质好一点儿的线路。但现在的游客还是觉得,这家旅行社比那家旅行社便宜20元,我选择这家旅行社。他少花20元,却不知道到了地方以后要受什么样的罪。
提醒 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旅游监察大队大队长乔治介绍,根据《旅游法》第35条,构成低价游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招徕游客,二是诱导强制旅游者购物,三是旅行社从购物链中获得佣金。乔治提醒游客,一些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推出的低价游产品,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一旦招徕来游客,他们就通过层层设局的方式弥补团费的不足,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乔治建议,游客在选择旅行团出行的时候,要选择正规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与组织者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明确各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看清楚行程安排,认真阅读旅游产品介绍,明确旅游费用包括哪些内容。还要避免参加以“免费”“赠送旅游券”为名的旅游活动。所谓“赠送”“免费”,都是以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为代价的,甚至会带来身心伤害,请广大游客务必谨慎选择。如果执券旅游,请向旅游部门核实旅游券发行方的资质,勿盲目出行,贪小便宜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