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岁月如歌,又是一年高考时。对每个亲历者而言,高考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其中掺杂着激动、幸福,或者沮丧、心酸。10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一支高考时用的钢笔。看见它,我就会想起那段为高考奋斗的日子。”
讲述人:袁华丽 记者:张辉
从小立志考上大学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豫西的一个小山村,有两个弟弟。家中的经济来源除了种地外,就是父亲在附近乡镇打零工。家中生活和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等支出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有些捉襟见肘,但我们很幸福。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走出大山,不要像我和你爸一样一辈子窝在穷山沟里。”记忆中,母亲总是一边做农活儿一边这样跟我们说。
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后走出大山。我的两个弟弟学习也不错。
上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在家写作业,邻居家一个奶奶和母亲聊天儿,说起教育孩子的事情。“不用总逼着孩子学习,上几年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反正也考不上大学。”听到她这样说,我停下手中的笔,不假思索地冲着她说:“谁说考不上啊?”妈妈听见我这样说话,赶紧打圆场:“我们华丽能考上。”
当天晚上,我把这件事写到了日记中。第二天,日记本上赫然多出了一行红色批语: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那一刻,我捧着日记本笑了好久,更加坚定了考大学的决心。
父亲骂醒想辍学的我
小学毕业后,我进入市里的重点初中。3年后,我考入重点高中。虽然在初中时已经对紧张的高中生活有所耳闻,但是身处其中的我一时难以适应。
从高一开始,每天5时30分起床上早自习,晚自习要上到21时。由于睡眠不足,我高一的早自习几乎是在打盹儿中度过的。我的成绩出现严重下滑。从小名列前茅的我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即将升入高二的那个暑假,我试着跟家人提出辍学的想法。“你说什么?”从来没冲我和弟弟发过脾气的父亲听到我的话后,狠狠地骂了我。“落后就努力赶上,中途当逃兵算怎么回事儿?”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父亲生气时拧紧的眉头。
高二开学后,我如期走进课堂,努力调整心态,认真听课,多做练习题,成绩慢慢上去了。进入高三,学习进入空前紧张阶段。同学们桌子上堆得越来越高的书本、教室后面高考倒计时不断减少的数字不时提醒着我高考在临近。我学习更加努力,几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夜里,我还会偷偷拿出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背诵。
这支钢笔陪我走进考场
时间飞逝,高考如约而至。高考前两天,我收拾东西从县城回到了家。看着我心神不宁的样子,父母总是宽慰我说考不好也没关系,要以平常心对待就行。
他们越这样说,我的心理压力越大。
高考前一天,我正在房间看书,父亲推门进来,递给我一支黑色的钢笔,说:“这是我挑了很久才选出来的,挺好用的,就让它陪着你上‘战场’吧。你先试试。”我接过钢笔,心里突然感觉踏实了很多。
高考的两天时间很快过去了,现在想起来如同做了一场梦。具体细节已记不清楚,只记得一切很顺利。大概20天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超过了一本分数线。最终,我被湖北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去武汉上大学那天,我把那支钢笔塞进了行囊。之后数年,它一直陪着我读研、走上工作岗位。现在,它几乎不能使用了,但我仍然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保存着它。
它饱含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祝福,也见证了我人生中很多重要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