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患上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本报讯 (记者 刘地委) 昨天,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咨询:听说不少产妇哺乳很容易患乳腺炎,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许昌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专家朱雅静。

朱雅静告诉记者,乳腺炎是指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女性分娩后身体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类疾病。哺乳期乳腺炎多出现在产后三个月内,绝大多数为初产妇。

急性乳腺炎与乳腺局部因素有很大关系。乳头过小或内陷、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吮吸乳汁过少而没有及时将乳汁完全排空、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因素都会导致乳汁淤积,为细菌繁殖提供机会。另外,乳头出现破损或皲裂时,细菌也易经淋巴管使乳腺管感染。

如果产妇乳房出现肿胀疼痛,压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等,就有可能患上哺乳期乳腺炎。如果上述症状在12至24个小时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哺乳期乳腺炎分为肿块期和脓肿期。产妇在患乳腺炎之前,乳汁有一个淤积的过程,可表现为乳汁淤积和积乳囊肿。此时,通过热敷等物理治疗或从乳房四周向乳头中间按摩,可使乳腺通畅。处于脓肿期的乳腺炎,基本上都是依靠手术来排除脓液的。

为了避免产后哺乳期患上急性乳腺炎,准妈妈们在妊娠后期要经常用温水擦洗乳房、牵拉乳头,减少细菌附着,增强乳头的抗病能力。如果乳头出现破损或皲裂,应及时治疗。产妇要养成定时哺乳的好习惯,尽量避免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哺乳时,如果乳汁过多,应及时用吸奶器吸净;准备断奶时,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再断奶,避免乳汁蓄积过多而引起急性乳腺炎。在饮食上,产妇补充营养并不是多多益善,进食下奶的食物应从少量开始。

“哺乳期妈妈出现体温升高、乳房局部疼痛、乳房出现肿块哺乳后不能消退、乳房皮肤红肿、乳头有脓汁流出等情况时须至医疗机构的乳腺科就诊,产后42天复查时应该进行乳腺检查。”朱雅静说。